- 朱沙俊;王雷;
目的:通过体外制备小鼠肝脏脱细胞支架并种植MIN6细胞,观测其定植生长并检测其功效发挥,为体外构建胰岛素分泌器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灌注法制备全肝脏脱细胞支架,将小鼠MIN6细胞种植入支架中于三维培养体系中培养,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胰岛素免疫组化分析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功效。检测MIN6细胞功能基因Insulin表达。将种植MIN6细胞的肝脏脱细胞支架移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监测其功能发挥并初步评估其疗效。结果:体外成功制备肝脏脱细胞支架,在保留其原有脉管网络基础上,未见组织残留。HE染色显示肝脏脱细胞支架内没有细胞核染,且脉管结构保存完整。扫描电镜未见细胞结构,支架保存完整胶原纤维形态。MIN6细胞在脱细胞支架中三维培养后,检测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和平面培养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种植MIN6细胞的肝脏脱细胞支架移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能够较好的发挥降血糖作用。结论:通过将MIN6细胞种植入肝脏脱细胞支架并三维培养,可构建体外胰岛素分泌体系。
2015年04期 v.29 319-32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沙俊;王雷;
目的:通过体外制备小鼠肝脏脱细胞支架并种植MIN6细胞,观测其定植生长并检测其功效发挥,为体外构建胰岛素分泌器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灌注法制备全肝脏脱细胞支架,将小鼠MIN6细胞种植入支架中于三维培养体系中培养,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胰岛素免疫组化分析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功效。检测MIN6细胞功能基因Insulin表达。将种植MIN6细胞的肝脏脱细胞支架移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监测其功能发挥并初步评估其疗效。结果:体外成功制备肝脏脱细胞支架,在保留其原有脉管网络基础上,未见组织残留。HE染色显示肝脏脱细胞支架内没有细胞核染,且脉管结构保存完整。扫描电镜未见细胞结构,支架保存完整胶原纤维形态。MIN6细胞在脱细胞支架中三维培养后,检测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和平面培养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种植MIN6细胞的肝脏脱细胞支架移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能够较好的发挥降血糖作用。结论:通过将MIN6细胞种植入肝脏脱细胞支架并三维培养,可构建体外胰岛素分泌体系。
2015年04期 v.29 319-32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倪耀辉;季秋虹;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后不同治疗时间窗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急性脑梗死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予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B组31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h内加用人尿激肽原酶;C组3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48小时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的NIHSS评分和BI。结果:治疗前NIHSS评分A组为10.23±1.08分,B组为10.94±1.13分,C组为11.37±1.25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NIHSS评分A组为7.98±0.87分,B组为5.78±0.63分,C组为6.02±0.67分,3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显著下降(P<0.05),B组和C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C两组之间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BI评分A组为17.89±1.98分,B组为18.13±1.78分,C组为19.27±2.13分,治疗后3月BI评分A组为51.54±5.94分,B组为68.12±7.83分,C组为66.54±7.68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3组的BI与治疗前比显著增高(P<0.05),B、C组的BI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脑梗死后24小时内和24~48小时内使用的疗效相近。
2015年04期 v.29 323-325+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倪耀辉;季秋虹;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后不同治疗时间窗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急性脑梗死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予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B组31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h内加用人尿激肽原酶;C组3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24~48小时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的NIHSS评分和BI。结果:治疗前NIHSS评分A组为10.23±1.08分,B组为10.94±1.13分,C组为11.37±1.25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NIHSS评分A组为7.98±0.87分,B组为5.78±0.63分,C组为6.02±0.67分,3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显著下降(P<0.05),B组和C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C两组之间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BI评分A组为17.89±1.98分,B组为18.13±1.78分,C组为19.27±2.13分,治疗后3月BI评分A组为51.54±5.94分,B组为68.12±7.83分,C组为66.54±7.68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3组的BI与治疗前比显著增高(P<0.05),B、C组的BI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脑梗死后24小时内和24~48小时内使用的疗效相近。
2015年04期 v.29 323-325+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松;薛涛;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激酶(PI3K/m TOR)抑制剂GDC-0980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GDC-0980作用于A549细胞48h后,通过CCK8法检测GDC-0980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凋亡内标志物核小体的形成,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GDC-0980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66.61±5.7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抑制率可达66.61%。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染色显示,A549细胞膜发生翻转、破裂,最终导致凋亡。GDC-0980各浓度组凋亡率均显著增加,且随着GDC-0980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逐渐增加。结论:PI3K/m TOR抑制剂GDC-0980具有机制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长、促凋亡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2015年04期 v.29 326-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松;薛涛;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激酶(PI3K/m TOR)抑制剂GDC-0980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GDC-0980作用于A549细胞48h后,通过CCK8法检测GDC-0980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凋亡内标志物核小体的形成,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GDC-0980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66.61±5.72%),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抑制率可达66.61%。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染色显示,A549细胞膜发生翻转、破裂,最终导致凋亡。GDC-0980各浓度组凋亡率均显著增加,且随着GDC-0980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逐渐增加。结论:PI3K/m TOR抑制剂GDC-0980具有机制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长、促凋亡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2015年04期 v.29 326-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伟;张健锋;毛振彪;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术后胃癌组织标本、12例胃良性病变旁正常胃组织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组织及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率为72.5%,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呈正相关(r=0.5913,P=0.0012)。结论: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水平一致,检测患者外周血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可为胃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个简便、快捷的途径。
2015年04期 v.29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伟;张健锋;毛振彪;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术后胃癌组织标本、12例胃良性病变旁正常胃组织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组织及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率为72.5%,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呈正相关(r=0.5913,P=0.0012)。结论: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水平一致,检测患者外周血CDX2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可为胃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一个简便、快捷的途径。
2015年04期 v.29 3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少华;吕书军;
目的:比较单钢板螺钉、"Y"形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2例分为3组,A组行单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行"Y"形钢板内固定,C组行双钢板内固定,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C组的住院时间为13.4±3.0d、12.8±3.2d,小于A组16.3±2.7d;B组、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4.6±0.9m、4.3±1.1m,小于A组6.0±1.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优良率为87.10%、90.32%高于A组66.67%,3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骨折块松动或断裂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形钢板内固定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疗效好、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04期 v.29 337-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史少华;吕书军;
目的:比较单钢板螺钉、"Y"形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2例分为3组,A组行单钢板螺钉内固定,B组行"Y"形钢板内固定,C组行双钢板内固定,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C组的住院时间为13.4±3.0d、12.8±3.2d,小于A组16.3±2.7d;B组、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4.6±0.9m、4.3±1.1m,小于A组6.0±1.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优良率为87.10%、90.32%高于A组66.67%,3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骨折块松动或断裂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形钢板内固定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具有疗效好、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5年04期 v.29 337-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印建军;陶旭;张明;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成功经验与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62例交通事故严重创伤伤员接诊记录资料,运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方法,总结院前急救经验。结果:242例患者获得成功转运,20例死亡,其中成功转运率与病死率分别为92.3%和7.7%。结论: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入院后的急诊科抢救,加上重症监护室的细致治疗与处理,多科室的联合救治,是保证患者获得成功转运的重要举措。
2015年04期 v.29 340-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印建军;陶旭;张明;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成功经验与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62例交通事故严重创伤伤员接诊记录资料,运用回顾性分析的统计方法,总结院前急救经验。结果:242例患者获得成功转运,20例死亡,其中成功转运率与病死率分别为92.3%和7.7%。结论: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入院后的急诊科抢救,加上重症监护室的细致治疗与处理,多科室的联合救治,是保证患者获得成功转运的重要举措。
2015年04期 v.29 340-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益军;金少波;
目的:总结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锁定钢板采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在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2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个月,内固定失效1例,X线示骨折全部愈合。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平均为9°,尺倾角为18°。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1.3cm。按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秀24例,良好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者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2015年04期 v.29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益军;金少波;
目的:总结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锁定钢板采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在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2例随访5~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个月,内固定失效1例,X线示骨折全部愈合。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平均为9°,尺倾角为18°。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1.3cm。按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秀24例,良好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者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2015年04期 v.29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俊杰;张烽;赵剑;陈晓庆;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后路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间接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观察组A级6例,B级10例,C级7例,D1级7例,D2级5例,D3级5例;对照组A级5例,B级9例,C级9例,D1级7例,D2级4例,D3级6例,两组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观察组(91.2±7.4)%,对照组(90.4±8.4)%,后凸Cobb’s角观察组(11.4±2.8)°,对照组(11.0±2.6)°,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及后凸Cobb’s角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间的矫正值与丢失值的差异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162.4±23.7 min,对照组125.8±33.2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682.7±118.2m L,对照组319.2±147.4 m L,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间接复位内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且间接复位减少了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
2015年04期 v.29 344-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管俊杰;张烽;赵剑;陈晓庆;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后路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间接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观察组A级6例,B级10例,C级7例,D1级7例,D2级5例,D3级5例;对照组A级5例,B级9例,C级9例,D1级7例,D2级4例,D3级6例,两组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观察组(91.2±7.4)%,对照组(90.4±8.4)%,后凸Cobb’s角观察组(11.4±2.8)°,对照组(11.0±2.6)°,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及后凸Cobb’s角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间的矫正值与丢失值的差异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162.4±23.7 min,对照组125.8±33.2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682.7±118.2m L,对照组319.2±147.4 m L,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间接复位内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且间接复位减少了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
2015年04期 v.29 344-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辉;陈鹏;
目的:了解脑震荡患者焦虑与各种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脑震荡患者140例入院后进行SAS量表焦虑评估,根据SAS评分将小于50分者分为对照组(无焦虑症状组)51例,50~60分者为观察组1(轻度焦虑组)42例,61~70分者为观察组2(中度焦虑组)28例,70分以上者为观察组3(重度焦虑组)19例。观察所有患者的头痛、眩晕和失眠症状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头痛1.70±0.64天,眩晕2.70±0.9天,失眠5.10±2.17天;观察组1头痛1.90±0.70天,眩晕2.80±0.98天,失眠8.10±3.08天;观察组2头痛2.60±0.92天,眩晕3.70±1.49天,失眠16.10±5.52天;观察组3头痛2.40±1.20天,眩晕6.50±1.75天,失眠27.90±9.49天。头痛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头晕和失眠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震荡患者焦虑状态可增加眩晕及失眠的持续时间,对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加快康复,尽早回归社会。
2015年04期 v.29 347-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辉;陈鹏;
目的:了解脑震荡患者焦虑与各种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脑震荡患者140例入院后进行SAS量表焦虑评估,根据SAS评分将小于50分者分为对照组(无焦虑症状组)51例,50~60分者为观察组1(轻度焦虑组)42例,61~70分者为观察组2(中度焦虑组)28例,70分以上者为观察组3(重度焦虑组)19例。观察所有患者的头痛、眩晕和失眠症状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头痛1.70±0.64天,眩晕2.70±0.9天,失眠5.10±2.17天;观察组1头痛1.90±0.70天,眩晕2.80±0.98天,失眠8.10±3.08天;观察组2头痛2.60±0.92天,眩晕3.70±1.49天,失眠16.10±5.52天;观察组3头痛2.40±1.20天,眩晕6.50±1.75天,失眠27.90±9.49天。头痛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头晕和失眠在4个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震荡患者焦虑状态可增加眩晕及失眠的持续时间,对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加快康复,尽早回归社会。
2015年04期 v.29 347-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倪前朝;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股骨粗隆部骨折31例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术中通过牵引床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经股骨近端外侧切口放置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常规使用CPM辅助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5周,因骨质疏松2例,26周X线片显示临床愈合,发生骨折移位1例,经再手术骨折愈合。全组病例无切口感染。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11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一种理想的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倪前朝;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股骨粗隆部骨折31例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术中通过牵引床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经股骨近端外侧切口放置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常规使用CPM辅助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5周,因骨质疏松2例,26周X线片显示临床愈合,发生骨折移位1例,经再手术骨折愈合。全组病例无切口感染。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11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一种理想的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4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银兵;吕书军;李立东;史少华;洪晔;蒋栋;陈志刚;崔海东;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出血量104m L。术后平均随访1年,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5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其中优4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8.0%。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内固定与骨的整体稳定性良好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51-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银兵;吕书军;李立东;史少华;洪晔;蒋栋;陈志刚;崔海东;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出血量104m L。术后平均随访1年,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5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其中优4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8.0%。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内固定与骨的整体稳定性良好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51-35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岩松;王晓东;李宏斌;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及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8例,根据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41例,三部分骨折27例。非微创组41例行胸三角肌入路,微创组27例行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肱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评分等。结果:(1)手术时间:微创组(85.3±45.7)分,非微创组(118.5±3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失血量:微创组(95.2±43.7)m L,非微创组(157.8±88.6)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时间:微创组(4.5±2.2)天,非微创组(7.4±3.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微创组58.4±9.5,非微创组78.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非微创组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微创劈三角肌入路内固定手术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
2015年04期 v.29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岩松;王晓东;李宏斌;
目的:探讨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及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68例,根据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41例,三部分骨折27例。非微创组41例行胸三角肌入路,微创组27例行劈三角肌微创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肱骨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评分等。结果:(1)手术时间:微创组(85.3±45.7)分,非微创组(118.5±3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失血量:微创组(95.2±43.7)m L,非微创组(157.8±88.6)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时间:微创组(4.5±2.2)天,非微创组(7.4±3.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微创组58.4±9.5,非微创组78.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非微创组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微创劈三角肌入路内固定手术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早期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
2015年04期 v.29 35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俊柏;崇汉卿;曹鹏;朱鸣镝;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16例。术后定期复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术后6个月行AOFAS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10周。无骨折块移位、螺钉松动、断裂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92~100分,平均95分。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俊柏;崇汉卿;曹鹏;朱鸣镝;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16例。术后定期复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术后6个月行AOFAS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10周。无骨折块移位、螺钉松动、断裂及排异反应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92~100分,平均95分。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少年Tillaux-Chaput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爱杰;陈海磊;陆新林;
目的:LISS系统与传统接骨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分析。方法:股骨远端骨折40例,采用LISS系统20例(LISS组),传统接骨板20例(传统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功能评分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25个月,平均18.3个月。无1例感染,无1例内固定折断,骨折均愈合。LISS系统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压球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优于传统接骨板,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系统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减少接骨板和骨之间的应力,内固定支架作用明显。
2015年04期 v.29 358-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爱杰;陈海磊;陆新林;
目的:LISS系统与传统接骨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分析。方法:股骨远端骨折40例,采用LISS系统20例(LISS组),传统接骨板20例(传统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功能评分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8~25个月,平均18.3个月。无1例感染,无1例内固定折断,骨折均愈合。LISS系统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压球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优于传统接骨板,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S系统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减少接骨板和骨之间的应力,内固定支架作用明显。
2015年04期 v.29 358-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新美;朱小玲;许敏;黄新忠;
目的 :探讨12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透析相关性疲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MHD 46例作为运动组,对照组48例不采取任何运动干预。观察两组12周运动治疗前后一般生化指标、微炎症指标及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变化。结果:运动组12周时hs-CRP、IL-6、TNF-α分别为7.87±1.69mg/L、108.68±21.56pg/m L、81.67±19.37pg/m L;对照组12周时hs-CRP、IL-6、TNF-α分别为12.51±2.44mg/L、155.58±36.19pg/m L、125.33±25.63pg/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s-CRP、IL-6、TNF-α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2周后hs-CRP、IL-6、TNF-α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组12周时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总分分别为5.23±1.72分、1.66±0.45分、6.89±2.17分;对照组12周时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总分分别为6.51±2.11分、2.58±0.51分、9.09±2.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有氧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周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MHD微炎症,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新美;朱小玲;许敏;黄新忠;
目的 :探讨12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透析相关性疲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MHD 46例作为运动组,对照组48例不采取任何运动干预。观察两组12周运动治疗前后一般生化指标、微炎症指标及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变化。结果:运动组12周时hs-CRP、IL-6、TNF-α分别为7.87±1.69mg/L、108.68±21.56pg/m L、81.67±19.37pg/m L;对照组12周时hs-CRP、IL-6、TNF-α分别为12.51±2.44mg/L、155.58±36.19pg/m L、125.33±25.63pg/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s-CRP、IL-6、TNF-α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2周后hs-CRP、IL-6、TNF-α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动组12周时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总分分别为5.23±1.72分、1.66±0.45分、6.89±2.17分;对照组12周时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总分分别为6.51±2.11分、2.58±0.51分、9.09±2.6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有氧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周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MHD微炎症,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顾晓霞;郁丽霞;叶建明;熊燕;
目的 :研究应用低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使用1.5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同时伴有血i PTH<300pg/m L及血磷、血钙水平升高患者31例,观察其在改用1.25mmol/L浓度钙透析液及碳酸镧治疗1个月(T1)、2个月(T2)、3个月(T3)后血钙、血磷及血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呈继续下降趋势,T1、T2、T3分别为2.59±0.10 mmol/L、2.50±0.11 mmol/L、2.34±0.1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磷为2.56±0.26mmol/L,T1、T2、T3分别为2.09±0.31 mmol/L、1.82±0.26 mmol/L,1.88±0.26 mmol/L,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i PTH为135.02±80.36pg/m L,T3时升高为206.58±91.83 pg/m 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低钙透析液及碳酸镧治疗后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镧能有效地纠正高钙、高磷血症,控制钙磷乘积,上升PTH水平,可能起到防止低转运骨病的作用。
2015年04期 v.29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晓霞;郁丽霞;叶建明;熊燕;
目的 :研究应用低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使用1.5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同时伴有血i PTH<300pg/m L及血磷、血钙水平升高患者31例,观察其在改用1.25mmol/L浓度钙透析液及碳酸镧治疗1个月(T1)、2个月(T2)、3个月(T3)后血钙、血磷及血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呈继续下降趋势,T1、T2、T3分别为2.59±0.10 mmol/L、2.50±0.11 mmol/L、2.34±0.1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磷为2.56±0.26mmol/L,T1、T2、T3分别为2.09±0.31 mmol/L、1.82±0.26 mmol/L,1.88±0.26 mmol/L,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i PTH为135.02±80.36pg/m L,T3时升高为206.58±91.83 pg/m 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低钙透析液及碳酸镧治疗后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碳酸镧能有效地纠正高钙、高磷血症,控制钙磷乘积,上升PTH水平,可能起到防止低转运骨病的作用。
2015年04期 v.29 36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凡;沈浮;
目的 :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Her-2(+++)或Fish方法检测显示Her-2过表达,接受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赫赛汀以负荷剂量8mg/kg,静脉滴注,随后第22天起每3周以6mg/kg给药,静脉滴注。联合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小时,d1。使用多西紫杉醇前常规予地塞米松、西米替丁、异丙嗪预处理。上述方案每3周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两周期无进展的患者给予4~6周期治疗,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6个周期化疗,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中CR2例,PR14例,SD5例,PD4例,ORR为64.0%,DCR为84.0%,中位PFS为10.8月(95%CI:9.7~11.3个月),1年生存率88.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乏力,多为1~2级,患者可以耐受,经对症处理,不影响继续化疗。第一次输注赫赛汀后有3例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因治疗至8月出现LVEF<50%而停药。结论: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6-36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凡;沈浮;
目的 :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Her-2(+++)或Fish方法检测显示Her-2过表达,接受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赫赛汀以负荷剂量8mg/kg,静脉滴注,随后第22天起每3周以6mg/kg给药,静脉滴注。联合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小时,d1。使用多西紫杉醇前常规予地塞米松、西米替丁、异丙嗪预处理。上述方案每3周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两周期无进展的患者给予4~6周期治疗,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6个周期化疗,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中CR2例,PR14例,SD5例,PD4例,ORR为64.0%,DCR为84.0%,中位PFS为10.8月(95%CI:9.7~11.3个月),1年生存率88.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乏力,多为1~2级,患者可以耐受,经对症处理,不影响继续化疗。第一次输注赫赛汀后有3例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因治疗至8月出现LVEF<50%而停药。结论:赫赛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6-367+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春波;张鹏;曹亮;
目的:比较内镜下三种治疗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止血效果。方法:将97例EVB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3组,EIS组(内镜下胃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术组,n=32)、EVL组(内镜下胃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组,n=32)和联合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术联合胃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组,n=33)。两两比较3组治疗方法之间止血率和再出血率,同时使用临床Rockall再出血评分法进行具体比较止血效果。结果:EIS组、EVL组与联合组的止血率分别为78.13%、81.25%和96.97%,EIS组与EVL组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止血率要显著优于EIS组和EVL组(P<0.05)。Rockall评分<2分的低危组治疗共5例,EIS组3例,EVL组2例,全部一次成功。3~4分的中危组共52例,EIS组有22例,止血率72.73%;EVL组21例,止血率80.95%,失败4例均经二次EVL手术成功止血;联合组9例,止血率100%;Rockall评分≥5分的高危组共40例,EIS组7例,止血率57.14%;EVL组9例,止血率55.56%;联合组24例,止血率95.83%。Rockall评分为中低危组病例3种止血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病例联合组明显高于EIS组和EVL的止血率(P<0.05),但EIS组和EVL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内镜下硬化术(EIS)联合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一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春波;张鹏;曹亮;
目的:比较内镜下三种治疗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止血效果。方法:将97例EVB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3组,EIS组(内镜下胃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术组,n=32)、EVL组(内镜下胃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组,n=32)和联合组(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注射硬化术联合胃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组,n=33)。两两比较3组治疗方法之间止血率和再出血率,同时使用临床Rockall再出血评分法进行具体比较止血效果。结果:EIS组、EVL组与联合组的止血率分别为78.13%、81.25%和96.97%,EIS组与EVL组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止血率要显著优于EIS组和EVL组(P<0.05)。Rockall评分<2分的低危组治疗共5例,EIS组3例,EVL组2例,全部一次成功。3~4分的中危组共52例,EIS组有22例,止血率72.73%;EVL组21例,止血率80.95%,失败4例均经二次EVL手术成功止血;联合组9例,止血率100%;Rockall评分≥5分的高危组共40例,EIS组7例,止血率57.14%;EVL组9例,止血率55.56%;联合组24例,止血率95.83%。Rockall评分为中低危组病例3种止血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病例联合组明显高于EIS组和EVL的止血率(P<0.05),但EIS组和EVL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内镜下硬化术(EIS)联合内镜下套扎术(EVL)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一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晓庆;
目的:评价应用液氮冷冻疗法联合中药五妙水仙膏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面部色素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联合治疗组)40例132颗皮损采用液氮冷冻联合五妙水仙膏局部点药,B组(冷冻治疗组)40例121颗皮损单独应用液氮冷冻疗法,C组(五妙水仙膏组)40例115颗皮损单独应用五妙水仙膏点药。结果:所有经过治疗的皮损均在局部坏死结痂,7~21天脱痂愈合,脱落后观察3组一次性治愈率:A组、B组、C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4.7%、64.5%、68.7%。结论:液氮冷冻联合五妙水仙膏治疗色素痣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冷冻治疗和五妙水仙膏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秦晓庆;
目的:评价应用液氮冷冻疗法联合中药五妙水仙膏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面部色素痣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联合治疗组)40例132颗皮损采用液氮冷冻联合五妙水仙膏局部点药,B组(冷冻治疗组)40例121颗皮损单独应用液氮冷冻疗法,C组(五妙水仙膏组)40例115颗皮损单独应用五妙水仙膏点药。结果:所有经过治疗的皮损均在局部坏死结痂,7~21天脱痂愈合,脱落后观察3组一次性治愈率:A组、B组、C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4.7%、64.5%、68.7%。结论:液氮冷冻联合五妙水仙膏治疗色素痣的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冷冻治疗和五妙水仙膏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水平、临床意义及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72例PNS患者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散射比浊法测定PNS患者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含量。结果:D-二聚体含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为(2.75±0.89 mg/L),对照组为(0.25±0.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为(6.68±4.52 g/24h),对照组为0.01±0.01 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二者含量成正相关(r=0.583,P<0.01)。另外D-二聚体含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组为(1.74±1.34 mg/L),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组为(3.02±1.5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组为(5.08±3.22 g/24h),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组为(7.81±4.83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血浆D-二聚体、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的水平也会随之逐步增高。同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水平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5年04期 v.29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水平、临床意义及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72例PNS患者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散射比浊法测定PNS患者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含量。结果:D-二聚体含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为(2.75±0.89 mg/L),对照组为(0.25±0.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为(6.68±4.52 g/24h),对照组为0.01±0.01 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二者含量成正相关(r=0.583,P<0.01)。另外D-二聚体含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组为(1.74±1.34 mg/L),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组为(3.02±1.5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组为(5.08±3.22 g/24h),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组为(7.81±4.83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组的血浆D-二聚体、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的水平也会随之逐步增高。同时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24h尿蛋白水平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监测、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5年04期 v.29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延庆;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清晨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6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厄贝沙坦组36例服用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厄贝沙坦组(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4.77±6.58mm Hg,舒张压12.94±6.08 mm Hg;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0.17±5.60 mm Hg,舒张压7.83±2.84 mm Hg。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厄贝沙坦。
2015年04期 v.29 375-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延庆;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清晨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6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厄贝沙坦组36例服用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清晨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厄贝沙坦组(P<0.01)。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4.77±6.58mm Hg,舒张压12.94±6.08 mm Hg;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的清晨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10.17±5.60 mm Hg,舒张压7.83±2.84 mm Hg。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厄贝沙坦。
2015年04期 v.29 375-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琰杰;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当归芍药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每日1剂,早晚口服。2组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80.0%),有效7例(17.5%),无效1例(2.5%)。对照组显效28例(70.0%),有效4例(10.0%),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奥美拉唑。
2015年04期 v.29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琰杰;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当归芍药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每日1剂,早晚口服。2组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80.0%),有效7例(17.5%),无效1例(2.5%)。对照组显效28例(70.0%),有效4例(10.0%),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奥美拉唑。
2015年04期 v.29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汤四新;
目的:探讨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腱鞘囊肿79例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B组39例采用聚桂醇硬化剂。结果:A组40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B组39例患者中痊愈24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结论: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效果满意,其中无水乙醇组疗效高于聚桂醇注射液组。
2015年04期 v.29 37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汤四新;
目的:探讨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腱鞘囊肿79例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无水乙醇硬化剂。B组39例采用聚桂醇硬化剂。结果:A组40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B组39例患者中痊愈24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结论:双针法硬化治疗腱鞘囊肿效果满意,其中无水乙醇组疗效高于聚桂醇注射液组。
2015年04期 v.29 379-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伟;蔡成平;张靖东;
目的:探讨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角膜异物患者126例(126眼),分成观察组(63只眼)和对照组(63只眼)。对照组于术后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结果:观察组63例,治愈52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63例,治愈39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9.91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2015年04期 v.29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伟;蔡成平;张靖东;
目的:探讨贝复舒(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角膜异物患者126例(126眼),分成观察组(63只眼)和对照组(63只眼)。对照组于术后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结果:观察组63例,治愈52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63例,治愈39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9.91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2015年04期 v.29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健;李义森;方峥嵘;秦龙全;周维镕;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mm的小型穿孔,在耳内镜直视下采用内置法修补鼓膜。对于3~5mm中等穿孔和>5mm大穿孔,使用内置+外置法修补。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一次性治愈32例,其中小型穿孔9例均一次性治愈;有效2例,其中大、中型穿孔各1例;大型穿孔无效1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总体愈合率达到91.4%。结论:耳内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可行、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8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健;李义森;方峥嵘;秦龙全;周维镕;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mm的小型穿孔,在耳内镜直视下采用内置法修补鼓膜。对于3~5mm中等穿孔和>5mm大穿孔,使用内置+外置法修补。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一次性治愈32例,其中小型穿孔9例均一次性治愈;有效2例,其中大、中型穿孔各1例;大型穿孔无效1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总体愈合率达到91.4%。结论:耳内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可行、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8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晶晶;吴玉宇;石海红;
目的 :分析泪小管炎的诊断方法,探讨手术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方法诊断的泪小管炎19例(19只眼),予以切开泪小管,19眼均切开泪小管至扩张末端,其中7眼联合切除大部分管壁粘膜,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结果:19例(19只眼)泪小管内分泌物培养阳性14例,其中真菌4例(曲霉菌属2例,镰刀菌属2例),细菌10例(放线菌5例,咽峡炎链球菌1例,科泽枸橼酸杆菌1例,杂菌3例);阴性5例。治疗后1~2天开始有效,表现为泪小管分泌物减少,泪小点周围红肿减轻。6~17天后19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9.16天,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能明确泪小管炎的诊断;用泪小管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抗生素眼液点眼的方法治疗泪小管炎可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04期 v.29 384-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钱晶晶;吴玉宇;石海红;
目的 :分析泪小管炎的诊断方法,探讨手术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的方法诊断的泪小管炎19例(19只眼),予以切开泪小管,19眼均切开泪小管至扩张末端,其中7眼联合切除大部分管壁粘膜,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结果:19例(19只眼)泪小管内分泌物培养阳性14例,其中真菌4例(曲霉菌属2例,镰刀菌属2例),细菌10例(放线菌5例,咽峡炎链球菌1例,科泽枸橼酸杆菌1例,杂菌3例);阴性5例。治疗后1~2天开始有效,表现为泪小管分泌物减少,泪小点周围红肿减轻。6~17天后19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9.16天,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泪道冲洗或探通,能明确泪小管炎的诊断;用泪小管切开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术后抗生素眼液点眼的方法治疗泪小管炎可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04期 v.29 384-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缪昌东;姜继军;周晓江;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为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耐多药肺结核5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耐多药化疗方案中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特点,将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列为观察指标。结果:(1)服用PZA45例中,血尿酸异常升高38例,最高者1492mmol/L,其中出现明显的四肢关节疼痛14例。(2)PAS胃肠道反应最重,化疗第1天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1例。(3)注射Cm28例,低血钾21例,前4周出现14例。轻度缺钾4例,中重度缺钾15例,因同时口服PAS腹泻2例,血钾分别为1.91mmol/L、1.57mmol/L。(4)注射期尿蛋白阳性18例,尿蛋白+者9例,++者8例,+++者1例,血尿素氮或肌酐轻度异常6例。(5)TSH异常升高10例,同时服用Pto和PAS7例,单独服用Pto 2例,单独服用PAS 1例。检测值5.02~20.0m IU 8例,最高检测值为30.0m IU、68.1m IU 2例。(6)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31例(60.79%)因不良反应调整化疗方案。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及时处置,可保证耐多药治疗方案有效执行。
2015年04期 v.29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缪昌东;姜继军;周晓江;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情况,为今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耐多药肺结核5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耐多药化疗方案中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特点,将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列为观察指标。结果:(1)服用PZA45例中,血尿酸异常升高38例,最高者1492mmol/L,其中出现明显的四肢关节疼痛14例。(2)PAS胃肠道反应最重,化疗第1天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1例。(3)注射Cm28例,低血钾21例,前4周出现14例。轻度缺钾4例,中重度缺钾15例,因同时口服PAS腹泻2例,血钾分别为1.91mmol/L、1.57mmol/L。(4)注射期尿蛋白阳性18例,尿蛋白+者9例,++者8例,+++者1例,血尿素氮或肌酐轻度异常6例。(5)TSH异常升高10例,同时服用Pto和PAS7例,单独服用Pto 2例,单独服用PAS 1例。检测值5.02~20.0m IU 8例,最高检测值为30.0m IU、68.1m IU 2例。(6)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期间31例(60.79%)因不良反应调整化疗方案。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及时处置,可保证耐多药治疗方案有效执行。
2015年04期 v.29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定坤;曾铭伟;王晓铃;蒋百川;戴善和;
<正>作者于2010年6月受理1例发热入院3天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报告如下。1案例1.1案情摘要叶某,女,20岁,因"发热伴咳嗽4天"于2009年1月27至某市人民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贫血"收住入院治疗,于2009年1月30日死亡。2009年4月26日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认为叶某死亡与其自身
2015年04期 v.29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定坤;曾铭伟;王晓铃;蒋百川;戴善和;
<正>作者于2010年6月受理1例发热入院3天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报告如下。1案例1.1案情摘要叶某,女,20岁,因"发热伴咳嗽4天"于2009年1月27至某市人民医院就诊,拟"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贫血"收住入院治疗,于2009年1月30日死亡。2009年4月26日某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认为叶某死亡与其自身
2015年04期 v.29 389-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海军;曹维;
目的:通过与胆源性胰腺炎对比,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89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胆源性胰腺炎230例进行比较。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3:1,年龄37.5±8.9岁,与胆源性胰腺炎组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血糖(13.2±1.8mmol/L),甘油三酯(15.2±3.1mmol/L)及胆固醇(11.2±1.9mmol/L)升高更明显,而血淀粉酶水平(325.0±7.9U/L),总胆红素水平(26.8±2.2μmol/L)明显低于胆源性胰腺炎组。HLAP组与ABP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2±1.1分和12.1±1.5分;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5.2±1.3天和14.3±1.6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作为独立因素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015年04期 v.29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梅海军;曹维;
目的:通过与胆源性胰腺炎对比,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89例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胆源性胰腺炎230例进行比较。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3:1,年龄37.5±8.9岁,与胆源性胰腺炎组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血糖(13.2±1.8mmol/L),甘油三酯(15.2±3.1mmol/L)及胆固醇(11.2±1.9mmol/L)升高更明显,而血淀粉酶水平(325.0±7.9U/L),总胆红素水平(26.8±2.2μmol/L)明显低于胆源性胰腺炎组。HLAP组与ABP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3.2±1.1分和12.1±1.5分;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5.2±1.3天和14.3±1.6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作为独立因素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015年04期 v.29 39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娟;盛国华;殷志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9个月以上69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为13枚,支架血管内通畅94枚,相对比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46.4%、98.8%、92.9%、84%及85.2%。结论: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访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无创检查中重要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93-39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娟;盛国华;殷志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9个月以上69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为13枚,支架血管内通畅94枚,相对比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46.4%、98.8%、92.9%、84%及85.2%。结论: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访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无创检查中重要方法。
2015年04期 v.29 393-394+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海燕;
目的: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治疗前后病理级别的对照分析,以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探讨LEEP术在CINⅠ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Ⅰ的患者118例行LEEP术,按HR-HPV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2组LEEP术前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HR-HPV阴性组70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49例(70.0%),降级为炎症者10例(14.3%),升级为CINⅡ者11例(15.7%),无升级为CINⅢ病例。而HR-HPV阳性组48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21例(43.8%),降级为炎症者2例(4.2%),升级为CINⅡ或Ⅲ者24例(50.0%),升级为早期浸润癌者1例(2.1%)。HR-HPV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理的漏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96)。结论: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给予LEEP诊断治疗,既可以防止高级别病变的漏检,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9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海燕;
目的: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治疗前后病理级别的对照分析,以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探讨LEEP术在CINⅠ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Ⅰ的患者118例行LEEP术,按HR-HPV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2组LEEP术前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HR-HPV阴性组70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49例(70.0%),降级为炎症者10例(14.3%),升级为CINⅡ者11例(15.7%),无升级为CINⅢ病例。而HR-HPV阳性组48例,术后病理仍为CINⅠ者21例(43.8%),降级为炎症者2例(4.2%),升级为CINⅡ或Ⅲ者24例(50.0%),升级为早期浸润癌者1例(2.1%)。HR-HPV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理的漏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96)。结论: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给予LEEP诊断治疗,既可以防止高级别病变的漏检,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2015年04期 v.29 39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颖晖;
目的:对行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人工流产术例28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和对照组4组,每组各70例。在行人工流产前观察组1予2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2予4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3予6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对照组未放药处理。对比分析4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及手术效果。结果:4组宫颈扩张程度比较,观察组1、观察组2及观察组3总有效率分别为94.3%、98.6%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分别为78.6%和81.4%,明显高于观察组1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为8.11±1.35min,观察组1为6.77±0.83min,观察组2为5.55±0.62min,观察组3为5.15±0.58min,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9.17±5.32m L,观察组1为16.14±4.21m L,观察组2为13.45±3.46m L,观察组3为16.13±3.81m L,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2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可以充分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400μg米索前列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97-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颖晖;
目的:对行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人工流产术例280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和对照组4组,每组各70例。在行人工流产前观察组1予2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2予4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观察组3予6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对照组未放药处理。对比分析4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及手术效果。结果:4组宫颈扩张程度比较,观察组1、观察组2及观察组3总有效率分别为94.3%、98.6%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分别为78.6%和81.4%,明显高于观察组1的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和3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为8.11±1.35min,观察组1为6.77±0.83min,观察组2为5.55±0.62min,观察组3为5.15±0.58min,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9.17±5.32m L,观察组1为16.14±4.21m L,观察组2为13.45±3.46m L,观察组3为16.13±3.81m L,观察组1、观察组2和观察组3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2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可以充分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400μg米索前列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29 397-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姗姗;
目的:总结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意识不清1周入院,查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异常信号。生长激素2μg/L;血皮质醇(8:00)23nmol/L,皮质醇(16:00)40nmol/L;TSH10m U/L,FT3 1.4pmol/L,FT4 3.6pmol/L;催乳素0.04nmol/L。促性腺激素HCG1.33U/L。诊断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予以氢化可的松100mg/d静滴,5天后改为泼尼松片5mg/d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μg/d口服,患者意识逐渐转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席汉综合征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提高认识是诊治关键。
2015年04期 v.29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姗姗;
目的:总结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席汉综合征并垂体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意识不清1周入院,查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异常信号。生长激素2μg/L;血皮质醇(8:00)23nmol/L,皮质醇(16:00)40nmol/L;TSH10m U/L,FT3 1.4pmol/L,FT4 3.6pmol/L;催乳素0.04nmol/L。促性腺激素HCG1.33U/L。诊断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予以氢化可的松100mg/d静滴,5天后改为泼尼松片5mg/d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50μg/d口服,患者意识逐渐转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席汉综合征是垂体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提高认识是诊治关键。
2015年04期 v.29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爱萍;
目的 :总结四手操作技术在微种植体植入中的优势,探讨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正畸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四手操作进行微种植体植入;对照组由医师单独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结果:(1)两组微种植体植入所需要时间比较:观察组43.52分钟,对照组67.8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2)两组患者微种植体植入舒适、基本舒适、不舒适、极不舒适病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9例,11例,1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10例,8例,1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3)两组患者微种植体脱落个数比较:两组微种植体植入的总数均为42颗,观察组脱落2颗(4.8%),对照组脱落5颗(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增加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2015年04期 v.29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爱萍;
目的 :总结四手操作技术在微种植体植入中的优势,探讨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正畸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四手操作进行微种植体植入;对照组由医师单独进行微种植体植入。结果:(1)两组微种植体植入所需要时间比较:观察组43.52分钟,对照组67.8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2)两组患者微种植体植入舒适、基本舒适、不舒适、极不舒适病例两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9例,11例,1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10例,8例,1例,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3)两组患者微种植体脱落个数比较:两组微种植体植入的总数均为42颗,观察组脱落2颗(4.8%),对照组脱落5颗(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增加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2015年04期 v.29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霞;张云;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相同的重度烧伤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在烧伤早期即予康复干预,对照组患者则未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观察期内烧伤创面愈合情况、瘢痕增生的情况以及患处关节的自主活动能力均恢复显著,总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瘢痕增生挛缩严重,患处关节自主活动功能恢复较差,患者生活质量不佳,总有效率仅达66.67%,两组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维持关节肌肉力量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减轻水肿,改善肌力、耐力,预防挛缩,减少瘢痕增生,提高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015年04期 v.29 409-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霞;张云;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相同的重度烧伤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在烧伤早期即予康复干预,对照组患者则未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观察期内烧伤创面愈合情况、瘢痕增生的情况以及患处关节的自主活动能力均恢复显著,总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瘢痕增生挛缩严重,患处关节自主活动功能恢复较差,患者生活质量不佳,总有效率仅达66.67%,两组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维持关节肌肉力量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减轻水肿,改善肌力、耐力,预防挛缩,减少瘢痕增生,提高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对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015年04期 v.29 409-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
目的:探讨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面膜,治疗28天后进行复诊。临床评价色素程度分值,测试皮损部位黑色素数值,综合以上分值,作为最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期间共有5例失访病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均为患者因个人原因无法安排复诊时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17.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均未发生皮肤刺激性反应,随访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期间无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2015年04期 v.29 41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丽;
目的:探讨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面膜,治疗28天后进行复诊。临床评价色素程度分值,测试皮损部位黑色素数值,综合以上分值,作为最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期间共有5例失访病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均为患者因个人原因无法安排复诊时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17.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均未发生皮肤刺激性反应,随访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胶原贴敷料治疗中度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期间无皮肤刺激性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2015年04期 v.29 411-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单荣芳;李峰;徐志华;蒋雅琼;黄金兰;
目的:对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囊压力智能化自动测量,与手工测量方法进行差异性比较。方法:50例患者应用由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无线网络组成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完成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实时监控、自动报警、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同期98例未使用该系统的患者,随机分成4小时监测组48例,8小时监测组50例,比较3组患者气囊压力异常值、压力校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的差异性。结果:3组压力平均值分别为智能化测压组27±1.8 cm H2O,q4h测压组25±1.6 cm H2O,q8h测压组20±1.9 cm H2O,3组间压力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组校准时间9.65±1.8秒,平均操作时间32.46±1.9秒;手工测量组校准时间6.89±1.2秒,平均操作时间7.2±2.7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智能化自动监测技术临床实用性强,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校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依从性,以及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
2015年04期 v.29 414-415+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荣芳;李峰;徐志华;蒋雅琼;黄金兰;
目的:对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囊压力智能化自动测量,与手工测量方法进行差异性比较。方法:50例患者应用由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无线网络组成的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完成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实时监控、自动报警、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同期98例未使用该系统的患者,随机分成4小时监测组48例,8小时监测组50例,比较3组患者气囊压力异常值、压力校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的差异性。结果:3组压力平均值分别为智能化测压组27±1.8 cm H2O,q4h测压组25±1.6 cm H2O,q8h测压组20±1.9 cm H2O,3组间压力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智能化自动监测系统组校准时间9.65±1.8秒,平均操作时间32.46±1.9秒;手工测量组校准时间6.89±1.2秒,平均操作时间7.2±2.7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智能化自动监测技术临床实用性强,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校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依从性,以及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
2015年04期 v.29 414-415+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邱怡;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为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放射区域皮肤理化性质,对症处理出现的皮肤情况,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结果: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经护理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0~I级35例(46.05%),II级25例(32.89%),Ⅲ级9例(11.84%),IV级7例(9.21%)。结论:强化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5年04期 v.29 416-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怡;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为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放射区域皮肤理化性质,对症处理出现的皮肤情况,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结果:7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经护理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0~I级35例(46.05%),II级25例(32.89%),Ⅲ级9例(11.84%),IV级7例(9.21%)。结论:强化鼻咽癌放疗后皮肤的护理干预工作,能有效减少患者治疗后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5年04期 v.29 416-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秋丽;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CI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院内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1年后通过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1)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8.75±1.44分,对照组18.68±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7.55±1.19分,对照组16.30±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3.33%),无死亡病例;对照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10.00%),死亡2例(3.33%)。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2015年04期 v.29 418-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邵秋丽;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CI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院内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1年后通过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1)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8.75±1.44分,对照组18.68±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观察组17.55±1.19分,对照组16.30±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3.33%),无死亡病例;对照组60例中再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10.00%),死亡2例(3.33%)。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2015年04期 v.29 418-419+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