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颖;陈楚;陆齐;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90d)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89例CHF患者的Lp-PLA2水平,根据其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5例)和低水平组(44例),记录住院期间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恶化死亡的发生率及随访90d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功能恶化再入院、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的发生率,评价Lp-PLA2水平对C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院14d内,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再发患者低水平组5例(11.4%),高水平组12例(26.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0.05)。心力衰竭恶化死亡低水平组1例(2.3%),高水平组3例(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24,P>0.05)。随访90d,低水平组发生心功能恶化再入院7例、心力衰竭恶化死亡2例,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9例;高水平组分别为18例、6例、24例。虽然两组因心衰恶化的死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Lp-PLA2水平组90天内因心功能恶化再入院例数及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低Lp-PLA2水平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p-PLA2的水平可能是影响CHF患者短期(9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P=0.03)。结论:Lp-PLA2可能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5年06期 v.29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花颖;陈楚;陆齐;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90d)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89例CHF患者的Lp-PLA2水平,根据其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5例)和低水平组(44例),记录住院期间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恶化死亡的发生率及随访90d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功能恶化再入院、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的发生率,评价Lp-PLA2水平对C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院14d内,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再发患者低水平组5例(11.4%),高水平组12例(26.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0.05)。心力衰竭恶化死亡低水平组1例(2.3%),高水平组3例(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24,P>0.05)。随访90d,低水平组发生心功能恶化再入院7例、心力衰竭恶化死亡2例,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9例;高水平组分别为18例、6例、24例。虽然两组因心衰恶化的死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Lp-PLA2水平组90天内因心功能恶化再入院例数及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低Lp-PLA2水平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p-PLA2的水平可能是影响CHF患者短期(9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P=0.03)。结论:Lp-PLA2可能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5年06期 v.29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鑫;张云峰;
目的 :探讨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190例患者病后抑郁的发生率,比较卒中后抑郁组50例与未发生抑郁症组140例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50例,发生率为26.3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影响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因素有:家庭支持缺失(OR=4.31,P=0.002)、医患关系一般(OR=3.79,P=0.009)、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OR=3.21,P=0.011)、文化程度低(OR=2.97,P=0.028)。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早期实施康复训练,以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2015年06期 v.29 573-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鑫;张云峰;
目的 :探讨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卒中190例患者病后抑郁的发生率,比较卒中后抑郁组50例与未发生抑郁症组140例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0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50例,发生率为26.3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影响患者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因素有:家庭支持缺失(OR=4.31,P=0.002)、医患关系一般(OR=3.79,P=0.009)、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OR=3.21,P=0.011)、文化程度低(OR=2.97,P=0.028)。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早期实施康复训练,以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2015年06期 v.29 573-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红莉;黎叶飞;陈佳漪;单益梅;陆尽亚;
目的:通过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度分层提供新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对高危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有胸闷或胸痛症状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受试者240例,分为3组: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比较3组间MCP-1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ACS组的MCP-1表达水平(783.51±75.61 ng/L)较SAP组及对照组增高(P<0.01);SAP组MCP-1表达水平(613.12±80.58 ng/L)较对照组增高(P<0.01);ACS组非ST段抬高型亚组与ST段抬高型亚组比较,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MCP-1组受试者观察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67.8%)较低MCP-1组显著增加(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P-1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CP-1:OR 7.556,95%CI 2.265~25.2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受试者外周血MCP-1水平增高,尤以ACS组显著;高MCP-1组受试者较低MCP-1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升高,MCP-1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5年06期 v.29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蔡红莉;黎叶飞;陈佳漪;单益梅;陆尽亚;
目的:通过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度分层提供新的参考指标,为临床对高危患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有胸闷或胸痛症状住院拟诊为冠心病的受试者240例,分为3组: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比较3组间MCP-1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ACS组的MCP-1表达水平(783.51±75.61 ng/L)较SAP组及对照组增高(P<0.01);SAP组MCP-1表达水平(613.12±80.58 ng/L)较对照组增高(P<0.01);ACS组非ST段抬高型亚组与ST段抬高型亚组比较,MC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MCP-1组受试者观察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67.8%)较低MCP-1组显著增加(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P-1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CP-1:OR 7.556,95%CI 2.265~25.2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受试者外周血MCP-1水平增高,尤以ACS组显著;高MCP-1组受试者较低MCP-1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升高,MCP-1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5年06期 v.29 575-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芳;吴丛霞;邹美银;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7例分为老年组(≥60岁)121例,对照组(<60岁)8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衰竭发生率及预后差异。结果:经治疗老年组121例患者中治愈111例,治愈率91.74%,对照组治愈85例,治愈率98.84%,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中有15例发生肝衰竭(12.40%),而对照组仅1例发生肝衰竭(1.16%),老年组的肝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肝衰竭发生率高,恢复时间长且治愈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预后与有无重叠感染及基础疾病有关。
2015年06期 v.29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芳;吴丛霞;邹美银;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7例分为老年组(≥60岁)121例,对照组(<60岁)8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衰竭发生率及预后差异。结果:经治疗老年组121例患者中治愈111例,治愈率91.74%,对照组治愈85例,治愈率98.84%,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中有15例发生肝衰竭(12.40%),而对照组仅1例发生肝衰竭(1.16%),老年组的肝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患者临床症状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肝衰竭发生率高,恢复时间长且治愈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预后与有无重叠感染及基础疾病有关。
2015年06期 v.29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袁菊萍;孙乃志;肖建佳;殷威;钱飞;倪庆锋;王金丽;
目的 :观察奥曲肽在大肠癌快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80例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前不留置胃管、一般不清洁灌肠,术中注重保温、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早期活动,随机分为2组,一组加用奥曲肽静脉维持,另一组除不用奥曲肽之外,其余处理相同。结果:奥曲肽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2.1±3.3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7±1.8d、停止静脉输液时间7.5±1.5d,以及体重下降3.1±1.8kg,与非奥曲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排便时间5.1±1.6d、引流液排出量50±8.6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9±2.1d,与非奥曲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发生腹胀5例(12.5%),吻合口漏0例,非奥曲肽组发生腹胀17例(42.5%),吻合口漏3例(7.5%),可见奥曲肽应用能减少术后腹胀及吻合口漏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应用奥曲肽静脉维持对于加速康复中的大肠癌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5年06期 v.29 582-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菊萍;孙乃志;肖建佳;殷威;钱飞;倪庆锋;王金丽;
目的 :观察奥曲肽在大肠癌快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80例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前不留置胃管、一般不清洁灌肠,术中注重保温、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患者早期活动,随机分为2组,一组加用奥曲肽静脉维持,另一组除不用奥曲肽之外,其余处理相同。结果:奥曲肽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2.1±3.3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7±1.8d、停止静脉输液时间7.5±1.5d,以及体重下降3.1±1.8kg,与非奥曲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排便时间5.1±1.6d、引流液排出量50±8.6m 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9±2.1d,与非奥曲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组发生腹胀5例(12.5%),吻合口漏0例,非奥曲肽组发生腹胀17例(42.5%),吻合口漏3例(7.5%),可见奥曲肽应用能减少术后腹胀及吻合口漏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后应用奥曲肽静脉维持对于加速康复中的大肠癌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5年06期 v.29 582-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春花;吴金东;张海燕;周恒发;李亚云;顾旭升;杨汉英;于志娟;马洁云;
目的:探讨引发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70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消化道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n=117)和未出血组(n=153),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不良饮食习惯(饮咖啡/浓茶史)、长期精神紧张、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直径、溃疡数量对胃溃疡出血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溃疡出血与患者的年龄(P=0.001)、饮酒史(P=0.001)、幽门螺杆菌感染(P=0.000)、溃疡数量(P=0.000)、溃疡直径(P=0.000)、长期精神紧张(P=0.010)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6)、饮酒(P=0.041)、幽门螺杆菌感染(P=0.000)、溃疡直径(P=0.043)、溃疡数量(P=0.00)、长期精神紧张(P=0.038)均与胃溃疡出血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直径、溃疡数量、长期精神紧张均是影响胃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以上因素,提早预防和治疗,降低胃溃疡出血率。
2015年06期 v.29 584-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春花;吴金东;张海燕;周恒发;李亚云;顾旭升;杨汉英;于志娟;马洁云;
目的:探讨引发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70例胃溃疡患者依据消化道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n=117)和未出血组(n=153),分别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不良饮食习惯(饮咖啡/浓茶史)、长期精神紧张、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直径、溃疡数量对胃溃疡出血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胃溃疡出血与患者的年龄(P=0.001)、饮酒史(P=0.001)、幽门螺杆菌感染(P=0.000)、溃疡数量(P=0.000)、溃疡直径(P=0.000)、长期精神紧张(P=0.010)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6)、饮酒(P=0.041)、幽门螺杆菌感染(P=0.000)、溃疡直径(P=0.043)、溃疡数量(P=0.00)、长期精神紧张(P=0.038)均与胃溃疡出血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直径、溃疡数量、长期精神紧张均是影响胃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以上因素,提早预防和治疗,降低胃溃疡出血率。
2015年06期 v.29 584-58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邰伯军;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临床表现、腹水培养结果、相关因素、治疗及转归。结果:22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18.18%):具有典型表现14例(35.00%)、表现不典型22例(55.00%)、无症状4例(10.00%)。腹水培养阳性6例(15.00%),对头孢他啶、莫西沙星中敏或高敏,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高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年龄≥60岁37.50%、肝功能Child-Pugh C级40.00%、白蛋白水平≤30.0g/L 52.50%多于无腹膜炎组的11.11%、20.00%、40.00%(P<0.05),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治疗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住院时间平均(33.76±12.50)天、死亡11例(30.00%)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的(19.45±7.12)天、5例(3.57%)(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性及非典型性,并直接影响病情及预后,应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2015年06期 v.29 58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邰伯军;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临床表现、腹水培养结果、相关因素、治疗及转归。结果:220例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18.18%):具有典型表现14例(35.00%)、表现不典型22例(55.00%)、无症状4例(10.00%)。腹水培养阳性6例(15.00%),对头孢他啶、莫西沙星中敏或高敏,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高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年龄≥60岁37.50%、肝功能Child-Pugh C级40.00%、白蛋白水平≤30.0g/L 52.50%多于无腹膜炎组的11.11%、20.00%、40.00%(P<0.05),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治疗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住院时间平均(33.76±12.50)天、死亡11例(30.00%)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的(19.45±7.12)天、5例(3.57%)(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性及非典型性,并直接影响病情及预后,应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2015年06期 v.29 58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亚平;朱星星;曹鑫;施文瑜;杨熙;
<正>我科于2014年12月收治难治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应用西达本胺治疗短期取得一定效果,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鼻塞1月余"于2014年12月首次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右侧鼻腔内见一肿物填充,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余查体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4×109/L,淋巴0.20,中性粒0.68,单核0.11,
2015年06期 v.29 589-590+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亚平;朱星星;曹鑫;施文瑜;杨熙;
<正>我科于2014年12月收治难治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应用西达本胺治疗短期取得一定效果,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鼻塞1月余"于2014年12月首次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右侧鼻腔内见一肿物填充,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余查体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4×109/L,淋巴0.20,中性粒0.68,单核0.11,
2015年06期 v.29 589-590+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新建;徐峰;王兴山;陈虹;沈晓明;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清洁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51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清洁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重建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45.3±10.2)m L较对照组(92.4±9.4)m 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重建有效率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χ2=3.993,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清洁间歇导尿较单纯清洁间歇导尿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
2015年06期 v.29 5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新建;徐峰;王兴山;陈虹;沈晓明;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清洁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51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清洁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重建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45.3±10.2)m L较对照组(92.4±9.4)m 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重建有效率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χ2=3.993,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清洁间歇导尿较单纯清洁间歇导尿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
2015年06期 v.29 5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欣;姚宝庚;朱欧奇;曹滨;陆志平;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66例以骨痛为初次主诉的前列腺癌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或骨转移肿瘤病理证实。骨转移通过同位素骨扫描或者通过SPECT/CT明确诊断,统计骨转移的部位分布,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DRE检查、盆腔有无淋巴结增生和Gleason评分对骨转移的预测,总结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初诊时骨转移62例,发生率为93.9%,骨盆、腰椎转移率较高,分别为23.4%、29.1%,其中PSA>20ng/m L者59例(89.4%),其骨转移者58例(98.3%);DRE检查阳性者52例(78.8%);Gleason≥8分者36例(54.5%);盆腔淋巴结增生者54例(81.8%)。结论:中老年男性以骨痛为初次主诉就诊的要考虑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若患者PSA>20ng/m L,DRE触及结节,Gleason≥8分,盆腔淋巴结增生,发生骨转移的机会大。
2015年06期 v.29 594-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欣;姚宝庚;朱欧奇;曹滨;陆志平;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66例以骨痛为初次主诉的前列腺癌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或骨转移肿瘤病理证实。骨转移通过同位素骨扫描或者通过SPECT/CT明确诊断,统计骨转移的部位分布,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DRE检查、盆腔有无淋巴结增生和Gleason评分对骨转移的预测,总结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初诊时骨转移62例,发生率为93.9%,骨盆、腰椎转移率较高,分别为23.4%、29.1%,其中PSA>20ng/m L者59例(89.4%),其骨转移者58例(98.3%);DRE检查阳性者52例(78.8%);Gleason≥8分者36例(54.5%);盆腔淋巴结增生者54例(81.8%)。结论:中老年男性以骨痛为初次主诉就诊的要考虑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若患者PSA>20ng/m L,DRE触及结节,Gleason≥8分,盆腔淋巴结增生,发生骨转移的机会大。
2015年06期 v.29 594-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尧;王雷;范向军;陆玉华;王志伟;朱铭岩;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2.8岁,瘤体分布情况:胰头部19例,胰颈部3例,胰体尾部10例。3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中段胰腺切除+胰肠吻合术6例,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远端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7例。临床分型:主胰管型13例(40.6%),分支管型10例(31.3%),混合管型9例(28.1%)。病理分型:黏液腺瘤7例,交界性肿瘤11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合并原位癌5例,合并浸润性癌9例。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男性,是一种可能发生在胰腺任何部位的具有特定临床病理特征的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应进行长期随访。
2015年06期 v.29 596-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尧;王雷;范向军;陆玉华;王志伟;朱铭岩;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肿瘤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2.8岁,瘤体分布情况:胰头部19例,胰颈部3例,胰体尾部10例。3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中段胰腺切除+胰肠吻合术6例,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远端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7例。临床分型:主胰管型13例(40.6%),分支管型10例(31.3%),混合管型9例(28.1%)。病理分型:黏液腺瘤7例,交界性肿瘤11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合并原位癌5例,合并浸润性癌9例。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老年男性,是一种可能发生在胰腺任何部位的具有特定临床病理特征的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术后应进行长期随访。
2015年06期 v.29 596-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施海;刘锟;施民新;
目的:探讨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行结肠重建食管手术的适应证、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技术。方法:分析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结肠重建食管手术15例资料,其中9例为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加胃代食管术术后食管癌再发,6例为胃溃疡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癌。选用左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3例,选用右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例,选用中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例。行顺蠕动方式间置结肠14例,逆蠕动方式1例。均经食管床路径上提结肠段。结果:1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5±42min,平均术中出血120±68m L,均未给予输血,术后无明显近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T2~3N0M0,术后2周正常饮食半流质。住院时间18~35天,均顺利出院,1例患者在3个月后反复发作腹痛,查腹部CT发现肠系膜血管栓塞死亡,失访2例,其余患者随访2年未发现因肿瘤复发而再次住院治疗。结论:对于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行结肠重建食管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成功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5年06期 v.29 599-600+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海;刘锟;施民新;
目的:探讨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行结肠重建食管手术的适应证、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技术。方法:分析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结肠重建食管手术15例资料,其中9例为食管癌行食管癌切除加胃代食管术术后食管癌再发,6例为胃溃疡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癌。选用左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3例,选用右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例,选用中结肠动脉作为供血管者1例。行顺蠕动方式间置结肠14例,逆蠕动方式1例。均经食管床路径上提结肠段。结果:1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5±42min,平均术中出血120±68m L,均未给予输血,术后无明显近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T2~3N0M0,术后2周正常饮食半流质。住院时间18~35天,均顺利出院,1例患者在3个月后反复发作腹痛,查腹部CT发现肠系膜血管栓塞死亡,失访2例,其余患者随访2年未发现因肿瘤复发而再次住院治疗。结论:对于食管胃切除术后再次行结肠重建食管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成功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5年06期 v.29 599-600+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华;陈晔;
目的 :探讨外侧单切口胫骨平台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疗效与传统后方倒L型手术入路术式对照。方法:选取经胫骨平台下截骨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观察组)30例,随机抽取倒L型切口术式入路(对照组)32例。平台下截骨复位法:取膝关节外侧切口,暴露胫骨外侧平台,于胫骨平台外侧缘横行截骨,纵行劈开截骨块,直接暴露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下方,复位骨折,植骨,C臂机透视复位,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以外侧锁定钛板螺钉固定骨折。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52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外翻角和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观察组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5.5分;对照组屈膝100°~135°,平均122.6°;伸膝0°~7°,平均3.1°。膝关节HSS评分75~93分,平均85.9分,两组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膝关节感染或炎性反应产生。结论:经胫骨平台下方截骨手术入路能够修复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加予植骨及坚强的锁定钛板及螺钉固定骨折及截骨快,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疗效满意与倒L型入路治疗后外侧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年06期 v.29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华;陈晔;
目的 :探讨外侧单切口胫骨平台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疗效与传统后方倒L型手术入路术式对照。方法:选取经胫骨平台下截骨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观察组)30例,随机抽取倒L型切口术式入路(对照组)32例。平台下截骨复位法:取膝关节外侧切口,暴露胫骨外侧平台,于胫骨平台外侧缘横行截骨,纵行劈开截骨块,直接暴露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下方,复位骨折,植骨,C臂机透视复位,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以外侧锁定钛板螺钉固定骨折。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52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外翻角和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观察组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5.5分;对照组屈膝100°~135°,平均122.6°;伸膝0°~7°,平均3.1°。膝关节HSS评分75~93分,平均85.9分,两组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膝关节感染或炎性反应产生。结论:经胫骨平台下方截骨手术入路能够修复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加予植骨及坚强的锁定钛板及螺钉固定骨折及截骨快,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疗效满意与倒L型入路治疗后外侧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年06期 v.29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磊;徐海飞;江晓晖;周益龙;张一心;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3 533例术后行非计划再手术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率为0.76%,导致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为腹腔出血14例,胃肠道瘘4例,其他脏器副损伤4例,切口裂开3例,肠梗阻1例,肿瘤穿孔1例。经对症处理后21例痊愈出院,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7例再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8.67±14.30天,平均住院费用65547.48±31731.08元。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其经济负担。积极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的严密监测是降低再手术率的关键。
2015年06期 v.29 60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磊;徐海飞;江晓晖;周益龙;张一心;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3 533例术后行非计划再手术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率为0.76%,导致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为腹腔出血14例,胃肠道瘘4例,其他脏器副损伤4例,切口裂开3例,肠梗阻1例,肿瘤穿孔1例。经对症处理后21例痊愈出院,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7例再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28.67±14.30天,平均住院费用65547.48±31731.08元。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非计划再手术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其经济负担。积极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的严密监测是降低再手术率的关键。
2015年06期 v.29 603-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秋;高志斌;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则在围手术期予以传统的处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在停止静脉输液时间(5.00±0.15)d、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住院时间(5.82±0.94)d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在临床值得推广及应用。
2015年06期 v.29 606-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秋;高志斌;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则在围手术期予以传统的处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在停止静脉输液时间(5.00±0.15)d、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住院时间(5.82±0.94)d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在临床值得推广及应用。
2015年06期 v.29 606-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栋;吴晓阳;刘丰;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LA)42例、同期行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42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组、SLA组和OA组发生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1例和8例,SLA组与OA组间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χ2=4.48)。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SLA组分别为16±3 m L、42±9 min及1.3±0.5 d;LA组分别为15±7 m L、37±11 min及2.1±0.7 d;OA组分别为22±6 m L、41±15 min及4.3±0.6 d。SLA组和LA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切口感染、术后住院天数各指标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A组与OA组相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O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0)。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且切口美观效果佳。
2015年06期 v.29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栋;吴晓阳;刘丰;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LA)42例、同期行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32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42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结果:LA组、SLA组和OA组发生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1例和8例,SLA组与OA组间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χ2=4.48)。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SLA组分别为16±3 m L、42±9 min及1.3±0.5 d;LA组分别为15±7 m L、37±11 min及2.1±0.7 d;OA组分别为22±6 m L、41±15 min及4.3±0.6 d。SLA组和LA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切口感染、术后住院天数各指标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A组与OA组相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OA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0)。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且切口美观效果佳。
2015年06期 v.29 608-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陶锋;孙金兵;顾剑峰;蒋建龙;王天游;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LCBD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46例,其中26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FTS组),另20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及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FTS组平均手术时间114±12min,术后进食时间18.8±1.3h、下床活动时间8.3±1.4h、平均住院时间8.8±1.2d、住院总费用9653.5±622.1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08±15min,术后进食时间29.8±4.2h、下床活动时间20.8±3.2h、平均住院时间13.1±2.1d、住院总费用12072.5±1340.1元。FTS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TS组患者在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陶锋;孙金兵;顾剑峰;蒋建龙;王天游;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LCBD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46例,其中26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FTS组),另20例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外科手术处理方法(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及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FTS组平均手术时间114±12min,术后进食时间18.8±1.3h、下床活动时间8.3±1.4h、平均住院时间8.8±1.2d、住院总费用9653.5±622.1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08±15min,术后进食时间29.8±4.2h、下床活动时间20.8±3.2h、平均住院时间13.1±2.1d、住院总费用12072.5±1340.1元。FTS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TS组患者在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10-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居冠军;薛群;曹翔;施民新;陆小宁;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抵钉座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利用经口置入抵钉座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9例,食管下段7例,近贲门2例。先常规开腹游离并制作管状胃,再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胸内镜下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结果:18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内操作,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心律失常—快速房颤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结论:使用经口置入抵钉座完成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便捷的吻合方式。
2015年06期 v.29 612-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居冠军;薛群;曹翔;施民新;陆小宁;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抵钉座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利用经口置入抵钉座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18例,肿瘤位于食管中段9例,食管下段7例,近贲门2例。先常规开腹游离并制作管状胃,再胸腔镜下游离胸段食管,胸内镜下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结果:18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胸内操作,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心律失常—快速房颤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结论:使用经口置入抵钉座完成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便捷的吻合方式。
2015年06期 v.29 612-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海飞;王小林;陈红健;
目的 :分析阴茎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的双侧腹股沟改良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行阴茎全切会阴部尿道造口术。术后住院时间9~30d,平均13d,手术时间98~15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150~350m L,平均200m L。21例患者共行42侧淋巴结清扫,每侧清除淋巴结数目为2~19枚,平均12枚。21例均成功保留大隐静脉,其中保留3支属支及以上的14例,能够保留全部5根属支的仅有2例。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淋巴漏1例、切口感染2例、皮缘坏死1例、阴囊水肿5例,术后均好转。结论:对阴茎癌患者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能够保证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并发症少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6期 v.29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海飞;王小林;陈红健;
目的 :分析阴茎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的双侧腹股沟改良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例行阴茎全切会阴部尿道造口术。术后住院时间9~30d,平均13d,手术时间98~15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150~350m L,平均200m L。21例患者共行42侧淋巴结清扫,每侧清除淋巴结数目为2~19枚,平均12枚。21例均成功保留大隐静脉,其中保留3支属支及以上的14例,能够保留全部5根属支的仅有2例。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淋巴漏1例、切口感染2例、皮缘坏死1例、阴囊水肿5例,术后均好转。结论:对阴茎癌患者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大隐静脉及属支,能够保证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并发症少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6期 v.29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洪瑜;陈晓栋;王燕;季斌;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中,A组64例采取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皮损,术后24小时内电子束照射,单次剂量7Gy,连续3天,总量21 Gy,B组56例采取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两者按2∶1混合)2周1次,4~8次,待瘢痕变平后放疗,剂量、疗程同A组。所有患者随访12~60个月。结果:A组3例患者放疗后出现局部瘙痒,半年后复发,复发率6.2%。B组4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切口处出现部分或完全复发,复发率5.4%。A组总有效率93.8%,B组总有效率9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7)。结论: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相当,21Gy分3次治疗的剂量为安全有效。
2015年06期 v.29 617-618+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洪瑜;陈晓栋;王燕;季斌;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中,A组64例采取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皮损,术后24小时内电子束照射,单次剂量7Gy,连续3天,总量21 Gy,B组56例采取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两者按2∶1混合)2周1次,4~8次,待瘢痕变平后放疗,剂量、疗程同A组。所有患者随访12~60个月。结果:A组3例患者放疗后出现局部瘙痒,半年后复发,复发率6.2%。B组4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切口处出现部分或完全复发,复发率5.4%。A组总有效率93.8%,B组总有效率9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7)。结论: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相当,21Gy分3次治疗的剂量为安全有效。
2015年06期 v.29 617-618+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碧俊;
目的 :探析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3例(观察组);并与同期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有效率观察组95.65%,对照组69.57%;手术时间观察组(34.68±4.07)min,对照组(59.67±4.21)nin;住院时间观察组(5.27±1.13)d,对照组(7.06±1.57)d;观察组未发生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21.74%,观察组临床指标、复发率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予以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19-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碧俊;
目的 :探析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3例(观察组);并与同期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2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有效率观察组95.65%,对照组69.57%;手术时间观察组(34.68±4.07)min,对照组(59.67±4.21)nin;住院时间观察组(5.27±1.13)d,对照组(7.06±1.57)d;观察组未发生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21.74%,观察组临床指标、复发率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予以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效果突出,可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19-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洪波;李拥军;张卫华;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胶囊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4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介入方案治疗(观察组);22例采用单纯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明显高于对照组(45.8%vs 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75.0%vs 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受益率(70.8%vs 45.5%)、6个月生存率(70.8%vs 59.1%)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替吉奥胶囊联合介入治疗与单纯介入治疗相比较,在临床疗效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患者受益明显,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2015年06期 v.29 6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洪波;李拥军;张卫华;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胶囊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4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介入方案治疗(观察组);22例采用单纯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ORR)明显高于对照组(45.8%vs 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75.0%vs 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受益率(70.8%vs 45.5%)、6个月生存率(70.8%vs 59.1%)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替吉奥胶囊联合介入治疗与单纯介入治疗相比较,在临床疗效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患者受益明显,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2015年06期 v.29 62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管志峰;谭程;夏晓洁;丁华;蔡晶;
目的:初步评价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使用雷替曲塞/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Ⅱ~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雷替曲塞/奈达铂方案联合放疗组与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组,每组30例,放疗剂量为60~66Gy/30~33次。药物剂量:雷替曲塞2.6mg/m2,奈达铂80~100mg/m2,氟尿嘧啶375mg/m2连用5d,化疗分别于放疗d1和d29天应用。结果:雷替曲塞/奈达铂组获得完全缓解6例(20.0%),部分缓解17例(56.7%),无缓解或病情进展7例(23.3%),有效率76.7%。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7%和43.3%,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7%(95%CI:0.6~0.8)、50.0%(95%CI:0.3~0.6)。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86.7%、13.3%;不良反应≥3级分别为6.7%、13.3%、3.3%。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组获得完全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17例(56.7%),无缓解或病情进展8例(26.7%),有效率73.4%。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3%和4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95%CI:0.6~0.8)、46.7%(95%CI:0.3~0.6)。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83.3%、26.7%;不良反应≥3级分别为13.3%、10.0%、10.0%。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缓解率、生存率与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相似,但总体不良反应轻。
2015年06期 v.29 62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管志峰;谭程;夏晓洁;丁华;蔡晶;
目的:初步评价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使用雷替曲塞/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Ⅱ~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雷替曲塞/奈达铂方案联合放疗组与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组,每组30例,放疗剂量为60~66Gy/30~33次。药物剂量:雷替曲塞2.6mg/m2,奈达铂80~100mg/m2,氟尿嘧啶375mg/m2连用5d,化疗分别于放疗d1和d29天应用。结果:雷替曲塞/奈达铂组获得完全缓解6例(20.0%),部分缓解17例(56.7%),无缓解或病情进展7例(23.3%),有效率76.7%。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7%和43.3%,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7%(95%CI:0.6~0.8)、50.0%(95%CI:0.3~0.6)。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86.7%、13.3%;不良反应≥3级分别为6.7%、13.3%、3.3%。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组获得完全缓解5例(16.7%),部分缓解17例(56.7%),无缓解或病情进展8例(26.7%),有效率73.4%。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3%和4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95%CI:0.6~0.8)、46.7%(95%CI:0.3~0.6)。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83.3%、26.7%;不良反应≥3级分别为13.3%、10.0%、10.0%。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缓解率、生存率与氟尿嘧啶/奈达铂联合放疗相似,但总体不良反应轻。
2015年06期 v.29 62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勤;瞿斌;张锦云;丁易钤;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术)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临床及阴道B超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准备行流产术的患者71例,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后,超选至子宫动脉水平部,造影证实后用甲氨蝶呤(MTX)40mg和明胶海绵颗粒分别缓慢注入及栓塞,术后72小时内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结果:52例先行介入治疗,术后72小时清宫,术中出血10~100m L,平均28m L。因流产术中大出血行急诊UAE治疗19例,术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及止血,术后清宫时仅有少量出血(<50m L)。71例经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介入治疗CSP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27-628+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勤;瞿斌;张锦云;丁易钤;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术)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临床及阴道B超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准备行流产术的患者71例,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后,超选至子宫动脉水平部,造影证实后用甲氨蝶呤(MTX)40mg和明胶海绵颗粒分别缓慢注入及栓塞,术后72小时内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结果:52例先行介入治疗,术后72小时清宫,术中出血10~100m L,平均28m L。因流产术中大出血行急诊UAE治疗19例,术后阴道流血明显减少及止血,术后清宫时仅有少量出血(<50m L)。71例经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介入治疗CSP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5年06期 v.29 627-628+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维红;李骥;孙志霞;夏建梅;朱彩萍;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180例孕20~24周胎儿常规产前超声及四维彩超检查,对胎儿各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结果:1 180例胎儿四维彩超检查中共检出胎儿畸形20例,经引产和产后随访证实畸形共22例,检出率90.9%,四维彩超检出畸形类型分别为唇腭裂4例,心脏畸形3例,肢体短小畸形、多囊肾、脑积水、无脑儿各2例,隔离肺、脊柱裂、颈部水囊瘤、多浆膜腔积液、无心无脑畸形各1例。漏诊2例,漏诊率9.1%,漏诊2例为左耳畸形1例,右脚六趾畸形1例。结论:四维彩超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9 629-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维红;李骥;孙志霞;夏建梅;朱彩萍;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180例孕20~24周胎儿常规产前超声及四维彩超检查,对胎儿各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结果:1 180例胎儿四维彩超检查中共检出胎儿畸形20例,经引产和产后随访证实畸形共22例,检出率90.9%,四维彩超检出畸形类型分别为唇腭裂4例,心脏畸形3例,肢体短小畸形、多囊肾、脑积水、无脑儿各2例,隔离肺、脊柱裂、颈部水囊瘤、多浆膜腔积液、无心无脑畸形各1例。漏诊2例,漏诊率9.1%,漏诊2例为左耳畸形1例,右脚六趾畸形1例。结论:四维彩超是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9 629-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生晓惠;李敏达;王欣全;田浩;周国锋;顾红梅;
目的 :评价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MRI资料,包括12例低级别(WHO I级和II级)胶质瘤(A组)和16例高级别(WHO III级和IV级)胶质瘤(B组)。在DWI序列ADC图中分别测量两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及其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并比较其差异。组间及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1.32±0.34(×10-3mm2/s)、1.59±0.28(×10-3mm2/s)、1.63±0.33(×10-3mm2/s);B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0.98±0.31(×10-3mm2/s)、1.09±0.35(×10-3mm2/s)、1.62±0.29(×10-3mm2/s)。两组肿瘤实质ADC值均低于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P<0.05)。A组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肿瘤边缘ADC值虽稍低于对称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肿瘤边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12,P<0.05)。结论:ADC值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准确分级,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从而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2015年06期 v.29 63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晓惠;李敏达;王欣全;田浩;周国锋;顾红梅;
目的 :评价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MRI资料,包括12例低级别(WHO I级和II级)胶质瘤(A组)和16例高级别(WHO III级和IV级)胶质瘤(B组)。在DWI序列ADC图中分别测量两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及其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并比较其差异。组间及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1.32±0.34(×10-3mm2/s)、1.59±0.28(×10-3mm2/s)、1.63±0.33(×10-3mm2/s);B组肿瘤实质、肿瘤边缘、对称正常脑组织ADC值分别为0.98±0.31(×10-3mm2/s)、1.09±0.35(×10-3mm2/s)、1.62±0.29(×10-3mm2/s)。两组肿瘤实质ADC值均低于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P<0.05)。A组肿瘤实质及肿瘤边缘ADC值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肿瘤边缘ADC值虽稍低于对称正常脑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肿瘤边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肿瘤实质ADC值与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12,P<0.05)。结论:ADC值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准确分级,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从而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2015年06期 v.29 63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燕;支鹏飞;
目的:观察对于睾丸扭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经手术证实睾丸扭转患者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术前均通过CDFI检查。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CDFI检查为睾丸内血流消失,其余3例为睾丸血流减少伴阻力增加,考虑可能为睾丸扭转,并经过手术证实,其中12例因睾丸扭转时间过长,出现缺血坏死,手术切除;16例采用手法复位,保留睾丸,术后均行CDFI检查结果提示睾丸有血供。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睾丸内血流消失是诊断睾丸扭转的最重要指标,而睾丸血流减少伴阻力指数升高是诊断睾丸扭转的敏感指标,能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程度和病情发展阶段,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术后睾丸功能恢复的评价依据。
2015年06期 v.29 633-634+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燕;支鹏飞;
目的:观察对于睾丸扭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经手术证实睾丸扭转患者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术前均通过CDFI检查。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CDFI检查为睾丸内血流消失,其余3例为睾丸血流减少伴阻力增加,考虑可能为睾丸扭转,并经过手术证实,其中12例因睾丸扭转时间过长,出现缺血坏死,手术切除;16例采用手法复位,保留睾丸,术后均行CDFI检查结果提示睾丸有血供。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睾丸内血流消失是诊断睾丸扭转的最重要指标,而睾丸血流减少伴阻力指数升高是诊断睾丸扭转的敏感指标,能准确判断睾丸扭转程度和病情发展阶段,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术后睾丸功能恢复的评价依据。
2015年06期 v.29 633-634+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勇军;王翔;唐小荣;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方式,必要时辅以颌间牵引进行治疗的颧上颌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以既往钢丝骨尖结扎方式进行治疗的颧上颌骨骨折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外观良好,两侧颜面部对称,张口度均在3cm以上,咬合功能较好,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两侧颜面部不对称3例、张口度<3cm患者4例、咬合功能不正常2例,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62.1%。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06期 v.29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勇军;王翔;唐小荣;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方式,必要时辅以颌间牵引进行治疗的颧上颌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以既往钢丝骨尖结扎方式进行治疗的颧上颌骨骨折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外观良好,两侧颜面部对称,张口度均在3cm以上,咬合功能较好,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两侧颜面部不对称3例、张口度<3cm患者4例、咬合功能不正常2例,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62.1%。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06期 v.29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尤乐;田菊忠;吴风鸣;
目的 :比较冷牙胶侧压充填和连续波热牙胶充填后桩腔预备对牙体缺损病例桩核冠治疗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128颗单根管牙采用冠向下法,使用Pro Taper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随机分成4组,每组32例。a组: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术充填根管+即刻桩腔预备;b组: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术充填根管+充填后第7天进行桩腔预备;c组:冷牙胶侧压充填术充填根管+即刻桩腔预备;d组:冷牙胶侧压充填术充填根管+充填后第7天进行桩腔预备。所有患牙修复方法均为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修复后1年、2年、3年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2例(100.0%)、c组成功30例(93.8%)、d组成功29例(90.6%);随访2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1例(96.9%)、c组成功29例(90.6%)、d组成功27例(84.4%);随访3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1例(96.9%)、c组成功29例(90.6%)、d组成功26例(81.2%)。治疗后第2、3年a+b组与c+d组结果,治疗后第三年d组与a、b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充填后桩腔预备封闭根管的能力,连续波热牙胶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即刻和延迟预备桩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年06期 v.29 637-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尤乐;田菊忠;吴风鸣;
目的 :比较冷牙胶侧压充填和连续波热牙胶充填后桩腔预备对牙体缺损病例桩核冠治疗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128颗单根管牙采用冠向下法,使用Pro Taper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随机分成4组,每组32例。a组: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术充填根管+即刻桩腔预备;b组: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术充填根管+充填后第7天进行桩腔预备;c组:冷牙胶侧压充填术充填根管+即刻桩腔预备;d组:冷牙胶侧压充填术充填根管+充填后第7天进行桩腔预备。所有患牙修复方法均为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修复后1年、2年、3年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2例(100.0%)、c组成功30例(93.8%)、d组成功29例(90.6%);随访2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1例(96.9%)、c组成功29例(90.6%)、d组成功27例(84.4%);随访3年a组成功32例(100.0%)、b组成功31例(96.9%)、c组成功29例(90.6%)、d组成功26例(81.2%)。治疗后第2、3年a+b组与c+d组结果,治疗后第三年d组与a、b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充填后桩腔预备封闭根管的能力,连续波热牙胶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即刻和延迟预备桩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年06期 v.29 637-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咏梅;苏建彬;乔海风;赵丽华;王雪琴;
目的:分析饮食运动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28例(GDM组)接受4周饮食运动管理治疗,同时以正常妊娠妇女20例(NGR组)作为对照。GDM组干预前后、NGR组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并计算血糖波动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1)干预治疗前,GDM组MAGE、MBG、MODD和SD明显高于NGR组(P<0.05)。(2)GDM组干预治疗后MAGE、MB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MAGE与NGR组无明显差异;但GDM组治疗后MODD和SD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结论:饮食运动管理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
2015年06期 v.29 639-6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咏梅;苏建彬;乔海风;赵丽华;王雪琴;
目的:分析饮食运动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28例(GDM组)接受4周饮食运动管理治疗,同时以正常妊娠妇女20例(NGR组)作为对照。GDM组干预前后、NGR组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3天血糖监测,并计算血糖波动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1)干预治疗前,GDM组MAGE、MBG、MODD和SD明显高于NGR组(P<0.05)。(2)GDM组干预治疗后MAGE、MB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MAGE与NGR组无明显差异;但GDM组治疗后MODD和SD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结论:饮食运动管理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
2015年06期 v.29 639-6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岩;
目的 :探讨二种剖宫产术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为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二次剖宫产患者92例,依据首次剖宫产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新式剖宫产组45例和改良剖宫产组47例进行分析,观察和比较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组发生盆腔粘连35例,粘连发生率为74.5%,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42例,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且改良剖宫产组发生盆腔粘连主要表现为Ⅱ级。Ⅲ级及以上仅有8例,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28例,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26,P<0.001)。结论:改良剖宫产可减轻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粘连、手术难度等情况,有临床实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9 64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岩;
目的 :探讨二种剖宫产术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为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二次剖宫产患者92例,依据首次剖宫产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新式剖宫产组45例和改良剖宫产组47例进行分析,观察和比较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剖宫产组发生盆腔粘连35例,粘连发生率为74.5%,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42例,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且改良剖宫产组发生盆腔粘连主要表现为Ⅱ级。Ⅲ级及以上仅有8例,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28例,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26,P<0.001)。结论:改良剖宫产可减轻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粘连、手术难度等情况,有临床实用价值。
2015年06期 v.29 642-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