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医学

论著与基础研究

  •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HBX相互作用蛋白

    颜晓庆;刘庆亚;杨红宁;汤仁仙;寇艳波;

    目的:筛选鉴定新的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al X protein,HBX)相互作用蛋白。方法:以HBX为诱饵蛋白,将其与酿酒酵母转录因子GAL4 DBD(DNA binding domain)融合表达,将人肝脏cDNA文库编码的蛋白与GAL4的AD区(activation domain)融合表达。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鉴定肝脏中与HBX相互作用的蛋白。筛选得到的阳性酵母转化子,经质粒提取和测序后,分析其所包含的序列编码的蛋白,通过再次验证,初步确定该蛋白是否与HBX具有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得到5个潜在的能与HBX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通过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筛选,得到多个潜在的HBX相互作用蛋白,进一步的验证及功能研究将对揭示HBX促进肝癌发生的机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8年05期 v.32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铁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LRRK2激活的影响

    苏晗;张学武;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2,LRRK2)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中激活的影响。方法:用柠檬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和(或)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SH-SY5Y细胞24 h,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RRK2的磷酸化(p-LRRK2)以及LRRK2底物AKT的磷酸化(p-AKT),免疫细胞法观察LRRK2在细胞内的聚集,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FAC和6-OHDA都能使p-LRRK2和p-AKT水平升高,FAC与6-OHDA共同作用后p-LRRK2和p-AKT水平升高更加明显;铁可诱导野生型和G2019S突变型LRRK2在SH-SY5Y细胞内的积聚,但对D2017A型突变体没有影响;FAC和6-OHDA都可使SH-SY5Y细胞内ROS增加,FAC与6-OHDA共同作用后ROS增加更显著。结论:铁可促进多巴胺能神经细胞LRRK2的激活并使其在胞内聚集,从而引起细胞氧化损伤。

    2018年05期 v.32 415-418+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ER阳性乳腺癌中FOXM1和GRP78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李海东;赵四成;李季丹;陈橼;王健;黄向华;张一心;郭燕;

    目的:检测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叉头框M1(forkhead boxM1,FOXM1)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of 78kDa,GRP7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各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OXM1、GRP78在60例ER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量的相关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FOXM1和GRP78在ER阳性乳腺癌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与脉管侵犯、FOXM1、GRP78、Ki67表达、HER2表达有关,GRP78和FOXM1高表达均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RFS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FOXM1和GRP78在ER阳性乳腺癌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均影响ER阳性乳腺癌患者5年RFS时间。

    2018年05期 v.32 419-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MLR、NLR对子痫前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张振宇;王婧;李海波;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在子痫前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子痫前期(mild preeclampsia,MPE)156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152例,以152例同期门诊健康孕妇为对照(normal pregnancy,NP),比较三组间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计数、NLR、PLR,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MPE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MLR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NLR、MLR与N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E与SPE组相比,中性粒细胞、NLR、M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NP为对照对各指标作ROC曲线,MLR诊断子痫前期敏感性为88.3%,NLR诊断特异性为93.4%,均优于单项细胞绝对值计数,MLR、NLR联合诊断时AUC为0.857,总体诊断效率优于单项指标。以MPE为对照,评估疾病严重情况时,NLR、NLR和MLR联合检测诊断AUC最大,均为0.779,优于单项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结论:MLR、NLR、NLR和MLR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子痫前期的价值优于单项白细胞分类绝对值计数,NLR、NLR和MLR联合检测对病情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8年05期 v.32 424-427+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 ]
  • 血清NT-pro-BNP与Hcy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

    夏伟;

    目的:观察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循环液相法检测血清Hcy,比较各组NT-pro-BNP和Hcy含量,分析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计算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清NT-pro-BNP和Hcy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无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和Hcy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74.1%,敏感度为94.6%,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联合NT-pro-BNP和Hcy检测ROC曲线下面积0.92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的曲线下面积。结论:血清NT-pro-BNP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诊断价值高,能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8年05期 v.32 428-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盛楠;姚锋;王霞;陈程;张玉泉;

    目的:研究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48例、恶性肿瘤患者31例,围手术期测定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妇科良性肿瘤组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D-D、FIB、TT、PT、AT-Ⅲ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CI、K、Angle、MA、IN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APTT、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PT、IN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D-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前比较,FIB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3天与术前比较,APTT、AT-Ⅲ、TT、CI、K、Angle、MA、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天、3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严密监测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术中和术后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v.32 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交通创伤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效果比较

    顾军权;李东;周学斌;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其中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19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弓根钉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3天、1个月、3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天、6个月、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3天、术后12个月时Cobb角以及并发症。结果:PKP组手术时间42.67±6.32 min,术中出血量21.56±6.26 mL,下地活动时间1.57±0.43 d,分别少于椎弓根钉组的105.35±11.53 min,81.79±26.51 mL,15.41±1.2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3天、1个月、3个月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4±0.8分,1.9±0.7分,1.8±0.6分,低于椎弓根钉组的4.2±0.6分,2.6±0.6分,2.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天、6个月、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钉组Cobb角术后3天为5.2°±0.8°,术后12个月为7.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Cobb角术后3天为4.8°±1.2°,术后12月时为5.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矫正度、丢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快速缓解早期疼痛、术后恢复快、更好维持近期脊柱矫正度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

    2018年05期 v.32 435-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魏静玲;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30例(42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的35例(50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睫状体复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比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至0.05~<0.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状体复位良好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疗效更佳,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视力,促使睫状体复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5期 v.32 437-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两种正畸矫治技术对颞下颌关节间隙的影响研究

    石慧;顾永佳;高美琴;陆胜男;

    目的:比较安氏II类2分类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大小,探讨两种矫正技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正畸科矫正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40例,其中固定矫治组20例采用传统固定矫治,隐形矫治组20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正。分别利用Exam Vision软件测量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各间隙距离,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固定矫治组治疗前上间隙3.14±0.67 mm、前间隙2.22±0.33 mm、后间隙1.92±0.09 mm,治疗后上间隙3.17±0.32 mm、前间隙2.34±0.45 mm、后间隙1.98±0.85 mm;隐形矫治组治疗前上间隙3.03±0.64 mm、前间隙2.21±0.13 mm、后间隙2.01±0.41 mm,治疗后上间隙3.05±0.46 mm、前间隙2.29±0.48 mm、后间隙2.13±0.59 mm。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各间隙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安氏II类2分类患者时,固定矫治技术和隐形矫治技术对颞下颌关节位置的变化影响无明显差异。

    2018年05期 v.32 440-44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的临床应用

    宗云龙;蔡卫明;耿昌年;刘远;

    目的:评价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伸指肌腱止点离断患者21例采用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皮下血肿,拆线引流换药后愈合,其余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钢丝及克氏针断裂。术后6~8周拔除克氏针及钢丝,X线片检查见合并撕脱骨折均愈合。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无肌腱再次断裂,Dargen功能评定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4%。结论:克氏针联合钢丝固定治疗伸指肌腱止点离断,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固定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较少。

    2018年05期 v.32 44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张勇;孙胜禄;葛玉元;余万;

    目的: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去骨瓣原因、缺损部位、缺损面积、修补时间间隔、骨窗凹陷程度、皮肌瓣分离方法、是否悬吊硬膜与钛网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62例中出现并发症18例(29.0%),包括切口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致钛网外露1例,术后癫痫发作2例,皮下积液7例,硬膜外血肿伴凝血功能紊乱1例,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2例,一过性咀嚼痛3例,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窗凹陷、去骨瓣减压修补时间间隔、颅骨缺损面积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缺损面积、去骨瓣减压至修补时间间隔、骨窗凹陷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越大、缺损面积越大、修补时间间隔越长、骨窗凹陷程度越重,颅骨修补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2018年05期 v.32 444-447+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 ]

康复医学

  • 手法按摩联合功能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关节炎疗效分析

    熊晓华;熊志红;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功能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关节炎的效果。方法:86例膝关节损伤后关节炎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以手法按摩,比较两组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及症状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例,有效3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3.52±0.81分,症状评分0.93±0.25分,JKOM评分71.95±6.93分;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5.11±0.95分,症状评分1.77±0.47分,JKOM评分54.38±6.42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K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功能训练较单独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膝关节损伤后关节炎疗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控制症状。

    2018年05期 v.32 448-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以患者为中心的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田湉;顾琦;高洁;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作业治疗基础上接受经患者选择的任务导向训练,1天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为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自我效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MBI评分(62.45±12.18分)和GSES评分(27.80±4.16分);对照组MBI评分(50.05±12.26分)和GSES评分(23.70±4.52分)。治疗4周后,两组MBI和GSE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和G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任务导向训练比常规的作业治疗能更好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和自我效能。

    2018年05期 v.32 45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论著与经验交流

  • 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邱晓燕;秦艳;韩忠源;史多慈;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D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心活素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NP水平,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40例中无效1例(2.5%),有效11例(27.5%),显效28例(7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无效8例(20.0%),有效12例(30.0%),显效20例(50.0%),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上升,血浆BN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LVEF值上升和血浆BNP水平下降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观察组27.5%,低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可明显缓解ADH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年05期 v.32 454-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粘膜病变出血风险分析

    吴大鹏;金海林;孙仁虎;韩树堂;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粘膜病变术后出血的相关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结直肠粘膜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口服抗凝抗血栓药物、病灶大小、位置、病变形态、术后病理深度、手术时间、整块切除、术中明显出血等因素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119例中8例(6.7%)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变量分析显示病灶位于盲肠、术中出现明显出血与术后迟发性出血明显相关(P<0.05)。结论:病变位于盲肠、术中显性出血者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较高,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出血并进行处理。

    2018年05期 v.32 45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初发炎症性肠病190例临床特征及分型

    许庆华;宋凯晴;徐依人;沈秀云;刘鹏飞;沈卫东;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发炎症性肠病临床及内镜下特征及分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初发、并随访1年进一步确诊的炎症性肠病(IBD)1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发IBD患者190例中溃疡性结肠炎(UC)129例,克罗恩病(CD)61例。其中2015年为53例(UC 40例,CD 13例)、2016年为64例(UC44例,CD 20例)、2017年为73例(UC 45例,CD 28例)。UC患者129例中直肠炎(E1)21例(16.3%),左半结肠炎(E2)63例(48.8%),广泛结肠炎(E3)45例(34.9%)。CD患者61例根据蒙特利尔分型,其中累及部位为回肠末端型(L1)9例,结肠型(L2)18例,回结肠型(L3)34例;疾病行为是非狭窄非穿透型34例,狭窄型18例,穿透型9例。结论:3年来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特别是CD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UC以左半结肠炎(E2)最常见,CD病变部位以回结肠型最常见。

    2018年05期 v.32 460-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超细胃镜直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35例临床效果

    郑斯杰;

    目的:探讨经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引起恶性狭窄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35例经胃镜、病理确诊为食管癌、贲门癌伴狭窄的晚期患者,行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覆膜支架。结果:35例患者均一次性支架置入成功,位置准确,术后3~5天进食半流质,术后2周均能进软食,手术中未发生穿孔、出血、支架移位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经超细胃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肿瘤狭窄,安全简便、定位准确、疗效可靠,且可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放射线暴露。

    2018年05期 v.32 463-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线”导向标记在腹腔镜下解剖困难型胆囊三角的临床应用

    李小平;晏江;姚国忠;

    目的:探讨"三线"导向标记在腹腔镜下解剖困难型胆囊三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3例困难型胆囊三角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术中应用"三线"导向标记解剖困难胆囊三角的效果。结果:63例困难型胆囊三角中胆囊三角区脂肪堆积9例,慢性炎症粘连17例,急性炎性水肿粘连37例,胆管变异3例,血管变异2例。63例患者中成功完成手术61例(96.83%),中转行开腹手术2例(3.17%),其中1例为Mirizzi综合征,1例为胆囊、十二指肠瘘。手术时间23~131 min,平均38.5 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平均21.4 mL。术中均无胆管和血管损伤。术后发生迷走胆漏1例(1.59%),经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应用"三线"导向标记解剖困难型胆囊三角可以预防胆管、血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05期 v.32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检测血清ProGRP和NSE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唐红梅;陈洪;赵兰兰;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76例小细胞肺癌,13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102例肺部良性疾病(BPD)患者和125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roGRP和NSE含量。结果:SCLC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分别为248.3±156.2 pg/mL、32.0±13.2 ng/mL,高于NSCLC组的35.6±23.2 pg/mL、10.3±13.2 ng/mL,BPD组的27.2±13.2 pg/mL、27.2±13.2 ng/mL,健康对照组的6.5±15.3 pg/mL、7.8±3.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C广泛期患者ProGRP和NSE水平分别为293.3±150.2 pg/mL、60.5±23.3 ng/mL,高于局限期的153.6±50.4 pg/mL、38.0±17.8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NSE、ProGRP+NSE检测阳性率在SCLC组分别为78.9%、64.5%%和92.1%,均高于NSCLC组、BP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检测对SCLC诊断的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86.2%,高于NSE的64.5%和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roGRP+NSE浓度ROC曲线下面积达92.3%,敏感性为92.1%,阴性预测值为97.9%。SCLC患者化疗后ProGRP和NSE浓度下降,复发/进展患者ProGRP和NSE浓度升高,阳性率分别为90.0%和6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X~2=4.81,P<0.05)。结论:检测血清ProGRP诊断SCLC的特异性优于NSE,ProGRP联合NSE检测对诊断SCLC的敏感性更高,并可以反映疗效、监测复发。

    2018年05期 v.32 468-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团体心理治疗老年失眠症60例效果观察

    黄俭;程小伟;

    目的:探讨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分成6个小组,予以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治疗结束后4周,根据90项症状清单(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问卷)及临床常用失眠症疗效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时显效率为40.0%,有效率36.7%,改善率15.0%,无效率8.3%,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结束后4周显效率38.3%,有效率41.7%,改善率16.7%,无效率3.3%,总有效率为80.0%。治疗8周后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结束后4周疗效依旧存在,上述因子分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4周依然保持治疗时有效水平。结论:团体心理治疗不仅提高了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2018年05期 v.32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阻力指数临床意义

    赵琴;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阻力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为观察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28例为对照组,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和相关血流参数,检测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及CEACAM6表达阳性率,分析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与微血管密度及CEACAM6表达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2.38±0.42 cm,大于对照组的1.89±0.38 cm,血流信号检出率89.29%,高于对照组的46.43%,收缩期峰值流速5.79±0.75 cm/s,低于对照组的9.06±0.87 cm/s,血流阻力指数0.40±0.06、搏动指数0.57±0.14,分别小于对照组的0.62±0.08和1.05±0.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22.18±3.92个,高于对照组的6.34±1.8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ACAM6表达阳性率62.02%±9.32%,高于对照组的45.43%±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与微血管密度(r=-0.512,P<0.05)、CEACAM6表达阳性率(r=-0.437,P<0.05)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与微血管密度及CEACAM6表达呈负相关,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2018年05期 v.32 474-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马靓;陈平;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68例经一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靶向组和联合组各34例。靶向组单用阿帕替尼,500 mg/d;联合组采用阿帕替尼+紫杉醇,紫杉醇175 mg/m2,每3周1次。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并对影响疗效和生存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靶向组PR 4例(11.8%)、SD 12例(35.3%)、PD 18例(52.9%),联合组PR 8例(23.5%)、SD 16例(47.1%)、PD 10例(29.4%),靶向组和联合组ORR分别为11.8%和23.53%(P=0.038),DCR分别为47.1%和70.6%(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靶向组与联合组相比,中位PFS为4个月vs 8个月,中位OS为7.5个月vs 1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年龄、EGFR状态(EGFR19、20、21任何一个外显子突变即称为EGFR突变阳性)、临床分期、吸烟情况、PS评分等不同亚组间ORR、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评分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S评分0~1分患者的PFS和OS均优于PS评分2分的患者(P<0.05)。68例患者中52例(76.5%)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4例(64.7%)为1~2级轻度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高血压等,在减量或停药后好转。结论:阿帕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联合紫杉醇化疗能有更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尤其是PS评分好的患者,疗效更佳。

    2018年05期 v.32 47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张飞;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对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47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检查结果。结果:在47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分别为12例(25.5%)及35例(74.5%)。梗阻性患者中有3例为隐匿性梗阻,非梗阻性患者中6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检查出现ST-T改变(76.6%)、左心室肥厚(46.8%)及心律失常(38.3%)较为常见,其他还有异常Q波、电轴偏转及T波改变等表现。结论: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过程中,综合分析超声心动图表现与心电图改变,可以显著提升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2018年05期 v.32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张妮;沈丹丹;周学军;葛敏;花烨;蒋佳珅;贾中正;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早产儿HIE,以45例正常早产儿为对照,采用GE Signa 1.5T MR扫描仪进行DWI(b=1 000 s/mm~2)检查,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测量两侧额、顶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区、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脑桥区ADC值。结果:HIE患儿顶叶深部白质的ADC值[(1.83±0.09)×10~(-3) mm~2/s]高于正常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顶叶深部白质ADC值为1.84×10~(-3) mm~2/s时,鉴别HIE患儿与正常早产儿的灵敏性为50.0%,特异性为84.4%。结论:顶叶深部白质ADC值可以提供诊断早产儿HIE的有效阈值,有助于提高早产儿HIE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8年05期 v.32 482-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球囊导尿管延长放置在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中的应用

    丁易钤;张月香;卢清;吴艳婷;

    目的:比较宫腔Foley球囊导尿管不同放置时间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经腔镜检查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TCRA术后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及Foley球囊导尿管4周,取出Foley导尿管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对照组25例,TCRA术后宫腔内放置透明质酸钠及Foley球囊导尿管1周,取出Foley导尿管后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两组患者均于TCRA手术当天开始接受雌孕激素续贯治疗修复子宫内膜。于TCRA术后1、3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随访时,观察组宫腔镜下IUA粘连范围得分:1.04±0.20分、粘连类型得分:1.36±0.49分及总评分:2.56±1.67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1.88±0.33分、2.68±1.03分、4.80±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情况得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时,观察组宫腔镜下IUA粘连范围得分:0.24±0.43分、粘连类型得分:0.28±0.45分及总评分:0.6±0.86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0.88±0.33分、1.0±0.01分、2.08±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情况得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宫腔Foley球囊导尿管的放置时间可以减少TCRA手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有利于宫腔形态及恢复及子宫内膜的修复,同时患者无明显腹痛、阴道流血等不适,不增加患者宫腔及阴道感染的几率。

    2018年05期 v.32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 ]
  •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107例效果观察

    范锦荣;刘畅;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所致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支原体感染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患儿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悬混液雾化吸入,比较和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3.63±1.15天、咳嗽消失时间5.79±1.53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12±1.47天、喘息消失时间6.38±1.59天,分别优于对照组的4.51±1.36天、7.04±2.25天、8.26±2.48天、7.75±1.82天(P<0.05);观察组儿童治疗后FEV1、PEF、FEV1/FVC反映通气状况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急性发作,能有效控制感染,显著改善气道反应,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疗效。

    2018年05期 v.32 48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氨酸龈下喷砂在牙周维护期的临床应用

    宦泓;梅幼敏;曹盈;孙敬伟;陈铭燕;

    目的:总结龈下喷砂(甘氨酸颗粒)治疗在慢性牙周炎进入牙周维护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过完善的基础治疗,进入维护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5例,均接受口腔上下半口对照设计,随机将其半侧牙作为观察组,给予甘氨酸龈下喷砂,另半侧为对照组,使用PS尖行超声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阳性位点百分比[beeding on probing,BOP(+)%]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并比较1周的PLI,以及1周、1月的PLI、BOP(+)%及PD的牙周指标,同时评估时间及疼痛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D为(4.65±0.56)mm,对照组PD为(4.82±0.63)mm。治疗后观察组PD为(3.21±0.28)mm;对照组PD为(3.81±0.34)mm;两组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为(1.97±0.61)分,对照组为(4.04±0.84)分,两组间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544,P<0.05)。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为(182.0±82.5)s,对照组为(345.5±116.9)s,两组间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116,P<0.05)。观察组不同时期的PLI评分相较于基线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BOP阳性位点观察组为(27.23±2.43)%,对照组为(24.06±2.10)%;治疗后的BOP阳性位点观察组为(19.52±2.41)%,对照组(21.09±2.63)%。两组治疗前后BOP(+)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酸龈下喷砂应用于牙周维护期的治疗能够有清除菌斑,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节省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2018年05期 v.32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价值

    石健;傅爱燕;张涛;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64个病灶)输卵管炎性扩张的MRI征象,分析囊性病变的形状,确定是否为管状结构,观察囊性病灶的壁及其周围情况,分析囊腔内、囊壁及囊壁外DWI的信号改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5%囊性病灶出现管状结构征象,所有病灶输卵管壁均有增厚、强化,部分有分隔,无壁结节,囊内壁光整;脓肿及急性炎症管壁周围见斑片状软组织影,盆腔脂肪间隙模糊,慢性炎症病灶管壁清晰。DWI表现:所有输卵管脓肿及77.8%急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呈明显高信号,而所有慢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输卵管炎性扩张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管状结构是输卵管扩张的典型征象,有分隔,但内壁光滑,无壁结节是定性诊断的关键,DWI能对输卵管脓肿及急、慢性炎症作出明确诊断。

    2018年05期 v.32 493-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暂时性肠套超声征象及诊断价值分析

    房艳娟;

    目的:探讨暂时性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暂时性肠套叠患儿28例的超声图像,并与16例持续性肠套叠作对比分析。结果:暂时性肠套叠28例包块位于右上腹6例,脐周8例,左上腹9例,左下腹5例。持续性肠套叠16例包块位于右侧腹12例,脐上2例,左上腹2例。暂时性肠套叠包块直径1.52±0.22 cm,长度2.60±0.56 cm,外层肠壁厚度较薄0.35±0.06 cm,分别小于持续性肠套叠的2.51±0.42 cm,3.16±0.62 cm和0.51±0.1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暂时性肠套叠套入的"同心圆"小、"套筒"短,套入部位肠壁血供可轻度增加,在超声严密的随诊下可以自行复位,无需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以免过度治疗。

    2018年05期 v.32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超声在常见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殷艳;

    目的:评价超声在常见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急腹症患者超声检查诊断和图像表现。结果:117例急腹症患者中包括35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4例急性胰腺炎,16例输尿管结石,25例急性阑尾炎,5例外伤性脾破裂,10例肠套叠,14例宫外孕,5例黄体破裂,3例消化道穿孔。其中超声明确诊断68例,疑似诊断40例,诊断符合率92.3%。漏诊9例,漏诊率7.7%,包括急性胰腺炎1例,输尿管结石2例,急性阑尾炎2例,肠套叠2例,消化道穿孔2例。结论:超声急腹症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常见急腹症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2018年05期 v.32 499-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脉压指数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

    周学中;王惠;姜升阳;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脉压指数(PPI)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4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24 h平均动脉血压、RDW,计算PPI,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W、24 h平均动脉血压、PPI,分析冠心病患者RDW、PPI与血管病变数量的关系以及PPI与RDW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PPI(0.43±0.06)及RDW[(14.19±1.6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的增加,RDW逐渐升高,脉压指数亦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PI与RDW呈正相关(Rho=0.41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均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8年05期 v.32 501-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妊娠期初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黄海燕;王春华;王雪琴;徐峰;王咏梅;乔海风;苏建彬;

    目的:寻找预测妊娠期初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妊娠期初诊甲减患者及3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妇女的孕前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甲状腺功能指标(TSH和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尿碘浓度(UI)、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甲亢或甲减家族史。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TPO-Ab、TG-Ab、甲亢或甲减家族史、超声甲状腺斑片状回声改变与妊娠期初诊甲减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前TPO-Ab水平、超声甲状腺斑片状回声改变是妊娠期初诊甲减发生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结论:孕前TPO-Ab水平、超声甲状腺斑片状回声改变可以预测妊娠期初诊甲减的发生,有助于指导妊娠妇女孕早期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水平,及早干预治疗,减少围生期可能并发症。

    2018年05期 v.32 503-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保守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卫霞;张红勇;

    目的:探究保守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异位妊娠患者8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43例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6.33±1.17天,短于对照组的15.38±3.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54±1.08天,短于对照组的8.32±1.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各因子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手术可促进异位妊娠患者β-HCG恢复正常水平,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2018年05期 v.32 506-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王亦;孙魏巍;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FNB)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TK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FNB联合全身麻醉方式镇痛,对照组只行全身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 h、4 h、6 h、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8 h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以及术后1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388.10±30.65)mg,低于对照组(475.00±33.25)mg,瑞芬太尼用量(1.00±0.19)mg,低于对照组(1.90±0.21)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8 h VAS评分分别为(1.93±0.87)分、(2.03±0.81)分、(2.13±0.86)分、(2.20±0.85)分,低于对照组的(5.37±1.38)分、(6.97±1.03)分、(7.07±0.98)分、(7.17±0.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 h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61.38±5.60)°,大于对照组的(30.03±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对照组发生2例嗜睡、6例恶心、2例呕吐,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将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TKA术中可明显加强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8年05期 v.32 508-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 ]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临床疗效及膝前痛的影响

    朱浩;卞荣鹏;陈康;郑闽前;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未去神经组(对照组)和去神经组(观察组),每组30例(30膝)。两组术中均不行髌骨置换,观察组对髌骨周围电灼行去神经化处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膝关节活动度范围(ROM)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月时WOMAC膝关节评分(450.7±83.5分,473.7±97.7分),膝关节活动度(101.1±7.5分,105.8±8.4分)和VAS评分(2.1±0.8分,1.5±1.0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WOMAC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角度ROM及VAS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处理可降低TKA后膝前痛程度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018年05期 v.32 51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 ]

护理园地

  • CT增强扫描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护理实施

    袁军莲;顾晓丽;杨露华;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并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实施的作用。方法 :选取实施CT增强扫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扫描前分析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根据分析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扫描前患者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的配合度、图像合格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扫描前的Beck焦虑量表(BAI)评分3.21±1.02分与Beck抑郁问卷(BDI)评分2.35±0.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配合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X~2=5.455,P<0.05);观察组的图像合格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X~2=6.40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X~2=4.320,P<0.05)。结论: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度和图像质量,并能减少不良反应。

    2018年05期 v.32 514-51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实践与体会

    李新香;

    目的:探讨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护理实习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3级护理学院学生5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4级护理学院学生6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施,观察组采用双导师制的方式开展全程带教,在实习结束时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和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43±0.62分,操作技能为8.30±0.5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9±0.68分,7.33±0.8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礼仪、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9.61±0.75分、9.82±0.18分、9.95±0.12分、8.58±0.36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6±1.22分、9.31±1.59分、9.01±1.40分、7.21±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满意42例,基本满意20例;满意率100.0%;对照组满意12例,基本满意34例,不满意12例,满意率79.3%,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全程双导师制临床带教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2018年05期 v.32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吴蓉蓉;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手部恢复、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60.3±10.5分,外观评分76.2±13.2分,日常活动评分89.9±13.0分,工作情况评分73.6±12.5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4±9.5分,59.9±10.4分,71.2±10.4分和51.2±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焦虑评分47.8±3.5分,SDS抑郁评分49.0±3.0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8.9±4.0分和59.9±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05期 v.32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调查报告

  • 南通市2011—2017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现况调查分析

    周小毅;夏宏丽;朱平;刘海峰;

    目的:分析南通市学生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为针对学校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收集截止至2017年底南通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学生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7年底,南通市共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75例,以男性学生为主(94.67%)。发现时20~2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69.33%),同性传播为主(78.67%),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85.33%)。2011—2017年学生病例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48%,2.35%,1.8%,2.37%,2.11%,2.11%,2.71%。病例发现来源以自愿咨询检测(VCT)为主(33.33%)。崇川区累计报告的HIV/AIDS学生数最多,共25例(33.33%)。南通市本地学校的学生病例有34例(45.33%)。结论:近年来南通市报告发现的学生HIV/AIDS病例数逐渐增多,同性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男性大学生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干预工作,提高青年学生的主动检测意识。

    2018年05期 v.32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徐晓耘;袁咏梅;戴瑞如;陈晓君;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201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对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7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住院患者9 527例,实查率1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69%、1.09%,1.34%、1.16%,例次患病率分别为1.82%、1.09%、1.89%、1.20%;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3.90%、36.00%、28.89%、32.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分别占17.07%、12.00%、17.78%、12.9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分别占16.22%、28.57%、7.90%、17.86%,其次为肺炎克雷白菌,分别占16.22%、21.43%、10.53%、10.71%;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07%、49.76%、52.77%、49.00%,其中治疗性用药占73.94%、65.59%、84.199%、82.10%;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30.82%、31.73%、34.08%、34.38%。结论:连续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如实反映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2018年05期 v.32 525-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 ]
  • 社区家长课堂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效用分析

    曹智坚;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对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效用。方法:抽取港闸区2016年出生并建卡的新生儿家长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告知方式,观察组除常规告知外,还需至少参加1次社区家长课堂。儿童13月龄后比较两组儿童的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以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结果:Ⅰ类疫苗中,两组HepB 2个剂次和OPV、DaTP 3个剂次、MR的接种率均在99%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Ⅰ类疫苗对照组接种率在95%左右,观察组在98%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及时接种率方面,两组除了HepB第1剂和MR及时接种率相近外,其它疫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Ⅱ类疫苗接种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0.8%)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5,P<0.05)。结论:定期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可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免疫可预防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v.32 528-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 农村地区肺结核患者不同督导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杨晨;李晨;丁松宁;苗瑞芬;王荣;

    目的:比较南京市农村地区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不同督导管理模式下的治疗效果,为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肺结核患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南京6个农村地区新确诊的345例涂阳患者随机纳入常规督导模式组171例和新型督导模式组174例,比较不同督导模式下总体服药率、2月末痰菌阴转率、按时查痰率、规则治疗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新型督导模式的总体服药率98.43%、2月末痰菌阴转率98.85%、规则治疗率96.00%、治愈率96.00%,分别高于常规督导模式组的96.33%、94.74%、87.72%、9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75%低于常规督导模式组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时查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督导模式中,88.5%为家庭督导。综合评价显示,医务人员电话督导的效果优于家庭督导。结论:新型督导模式可较好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其中家庭督导接受度较高,电话督导的管理效果更佳。

    2018年05期 v.32 5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交通医学》杂志稿约

    <正>《交通医学》系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通大学主办的医学类学术期刊。1987年创刊,公开发行。设有以下栏目:交通创伤、交通心理、交通卫生防疫、航海医学、航空医学、潜水医学、专家论坛、再生医学、医学继续教育、论著及经验交流、讲座、综述、新技术新疗法、新药报道、临床病例讨论等。主要面向公路、铁道、民航等交通系统医疗卫生单位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欢迎全国各地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踊跃投稿。

    2018年05期 v.32 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